返回

【提案故事】俞凌飞:情系农业产业发展 共绘乡村振兴美好画卷

2025-01-13
萧山政协

提案伴随着人民政协和新中国的诞生而产生,是政协委员履职的重要方式,也是社会热点的集中反映。每一件优秀的提案,都凝聚着委员智慧,也成为党委政府听取民声民意、科学民主决策、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渠道。在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之际,为充分展示新时代萧山政协的新作为、新成效,“萧山政协”公众号推出“提案故事”专栏,精选一批有温度、有情怀的政协提案,为大家讲述提案背后的故事。

今天一起了解俞凌飞和他的提案《关于完善萧山区设施农业用地管理的建议》。

发展设施农业,可以有效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是农业现代化发展、规模化经营、产业链延伸的重要方式。但是,设施农业用地保障困难,是当前普遍存在的难题。

对此,区政协委员、区工商联副主席、凌飞集团副董事长俞凌飞,提交了《关于完善萧山区设施农业用地管理的建议》。提案针对设施农业用地保障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反映我区广大农业经营主体在实际生产经营中的困惑和期盼,被评为2023年度优秀提案。

区政协委员俞凌飞

深入调研

反映农业经营主体现实困境

作为区政协委员,俞凌飞总会细心留意农业产业领域各方面的信息和动态。在与基层农业经营主体深入交流的过程中,他发现,设施农业用地保障难的问题较为突出。

单一农业很难盈利,往往需要产业融合才能实现更好发展,而融合发展势必需要建设办公、仓储、餐饮、住宿等配套设施。虽然,有文件明确,设施农业项目,允许一定比例的土地用作附属(配套)设施建设,但,政策规定,农业用地,土地性质不能改变,不能作为建设用地使用。在萧山,绝大部分土地都是永久基本农田。因此,前几年一些设施农业项目热热闹闹地做起来,配套设施做到可移动、可拆卸,但还是因不符合有关规定而被拆除了。

“辛苦建好被拆掉,不仅造成很大浪费,还打击创业热情,后续很多经营主体就不敢再投设施农业项目了。”俞凌飞说道,农业经营主体在设施农业用地申请上遇到政策不明、流程不清的疑惑,找不到解答,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设施农业的健康发展。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的俞凌飞,积极履行政协委员职责,撰写了《关于完善萧山区设施农业用地管理的建议》的提案,提出“尽快出台本区的设施农业用地政策和管理规范”和“在有关职能部门确保建设合理性和必要性的前提下,给予农业经营主体申请非经营性的住宿、办公等用途管理用房的政策支持”的建议。

积极推动

凝聚乡村振兴的行动和信心

俞凌飞的提案提交后,主办单位区农业农村局积极给予回复。近几年,我区根据市局要求,加强设施用地管理规范;统筹规划建设用地指标;保障三产用地,助力产业发展。如,2022年,《萧山区加快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共同富裕新标杆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出台;三产用地方面,根据萧政办发〔2022〕43 号文件精神,对于符合要求的,允许临时改变房屋用途……

看到这些支持农业三产融合、提振农业发展信心的政策利好,俞凌飞对未来充满了信心。收到区农业农村局的提案答复后,他第一时间将好消息与身边的人分享,并随即开展进一步的调查与研究,参与撰写了农林界别的集体提案——《关于进一步提升我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建议》。

他说,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现代化农业新场景和农业的新质生产力,也让更多人看到了农业发展的希望。浙江正在以全域土地整治为抓手,打造共同富裕新场景,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全省每年有100个左右的项目在实施,在萧山北部的钱江世纪城,“杭州市萧山区宁围街道盈二村等6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项目被列入浙江省精品示范工程;而萧山南片,“谢径安·传化农创村”项目,以科技赋能农业,将农业科创、村民共富、公益普惠相结合,开辟了民企深度参与乡村产业振兴的新篇章……

俞凌飞表示,萧山有着悠久的农业历史、雄厚的传统农业文化和广袤的农业发展空间,在全面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更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提升我区农业现代化水平。“未来农业,前景广阔。我将持续关注农业产业发展,积极助力我区传统种植业、养殖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让更多人在农业高质量发展中,共享乡村振兴的发展成果。”

展开全文阅读
作者 : 提案委
编辑 : 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