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区政协益路善行委员工作室“以爱之光照亮青少年成长路”事例入选全省政协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典型案例
临平区政协益路善行委员工作室“以爱之光照亮青少年成长路”事例入选“为国履职 为民尽责”全省政协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典型案例。
履职团队简介:临平区政协益路善行委员工作室,共有区政协委员20名,召集人蒋建萍(临平区南苑街道监察办专职监察员)、金丹文(临平区滴水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系第一届临平区政协委员。
临平区政协益路善行委员工作室成立以来,积极组织政协委员参与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中去,突出聚焦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取得可喜成效。
01
公益携手
托起大山孩子彩虹梦
委员工作室成立后,重点推出“护苗行动 彩虹盒子”项目,通过汇集社会爱心力量,定制和募集孩子们缺失又迫切需要的学习和生活用品,为他们送去温暖的礼包。在委员工作室的牵头下,举办“爱在后备箱”“鞋盒里的小太阳”“元旦彩虹跑”等公益募集活动,共征集到价值约300余万元的物资。坚持12年的“阿拉丁助学”足迹遍布浙江丽水山区及有关省外等七个地区。累计捐赠贫困地区用于校舍维修、活动室新建等助学资金378.24万元,其中“一对一”资助学生564名。
02
资源共享
助力青少年阳光成长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全民健康和社会和谐,如何进一步发挥阵地作用、深化社区青少年服务、提升青少年综合素养,成为政协关注的焦点。
2024年以来,益路善行委员工作室在临平区政协、南苑街道联络工委的指导下,围绕“青少年阳光成长”课题,组织委员进社区、进学校开展调研协商。在全区率先创新推出“政协助力青少年阳光成长”共商共育共护模式,实施结对共建、导师帮带、互商赋能“三大行动”,充分链接政协委员在体育、艺术、环保、科技、健康、法律、公益等领域的专业资源,联动推出20项青少年服务项目,有效解决基层优质服务资源不足等问题,进一步提升青少年服务质效。
委员工作室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在南苑街道临城社区,试点开展“临里·少年”青少年阳光成长项目,共举办青少年主题实践活动25场、“青年和青少年携手忘忧杂货铺公益活动”12场,帮助困境儿童3人。将委员工作室心理个案咨询资源导入街道2个12355青少年阳光成长驿站,为有需要的青少年提供公益服务。聚焦青少年素质教育,在暑假期间,联合举办普法小先锋、流动科技馆、科学梦想家、“救”在身边、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等活动10余场,参加青少年200余人。此外,委员工作室成员金丹文、汤凌、高隽等3位委员还被聘任为南苑街道青少年事务社工导师,通过导师“传帮带”机制,助力街道打造一支政治素养高、服务品质优、治理理念新、实干能力强的青少年事务社工队伍,为青少年健康发展保驾护航,让青少年在全社会关心关爱下茁壮成长。
03
协商议事
关注青少年全面发展
委员工作室一头连着政府, 一头连着百姓,努力让政府听到老百姓的心里话和诉求,同时又及时向老百姓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和政策。工作室的委员们深入基层,亮出身份,主动联系群众,重点关注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与身心健康,让委员工作室成为与群众联系的“连心桥”,反映社情民意的“直通车”,让委员履职从“纸对纸”走向“面对面”。
例如,工作室委员和学生代表面对面开展“如何优化口袋公园建设和管理”专题民生协商活动;组织开展“小委员”暑期社会实践“走进政协”系列活动,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感受民主协商的魅力;联合“法润临平”委员工作室,开展“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关爱关护活动等,深入了解青少年的所需、所想、所求。
益路善行委员工作室聚焦青少年成长经历中需要关注的问题,积极开展协商议事,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助力青少年培养向上向善价值观,搭建起政协委员服务群众、为民履职、参与公益的平台,成为政协履职活动走进基层、办在一线、走近群众的载体,在关注民众心声、解决实际困难上发挥了独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