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风采 | 施海红:躬耕教育芳华绽 履职为民担当显
委员名片
施海红:上城区政协委员,民盟上城区基层委员会二支部主委,杭州市四季青小学校长,杭州市四星级学科带头人,杭州市体育先进工作者,上城区特级教师。曾在“浙派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艺术展”及“杭州市名师名校长”等省市级重要平台上多次展示学术成果,更有20余篇论文在国家、省、市级刊物发表并荣膺奖项。
从运动员到体育教师,再到学校校长,施海红始终以初心为指引,以实干显担当,在教育的田野上深耕细作、遍栽桃李,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杰出教育工作者与出色政协委员的生动范例。
做立德树人的好园丁
出色的运动员、高人气的体育老师、受爱戴的校长,在生命中的不同阶段,施海红都始终如一贯彻“拼搏到底”的体育精神,圆满完成不同角色赋予的不同使命。在成为教师之后,她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将每一节课都作为育人阵地认真对待,带领学生在汗水中锤炼意志。施海红坚信体育需要训练,教育需要钻研,她在课例研发中孜孜不倦探索教学规律,善用先进理论破解实践难题,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体育育人体系,用一堂堂生动课例打破传统体育教学壁垒,引导每个孩子都爱上运动、不惧挑战。无数次挥汗如雨,燃不尽的是她作为体育教育者的满腔热忱。
施海红不仅是学生眼中的好老师,还是广大年轻教师的引路人。她牵头成立“区特体育工作室”,用好“传帮带”,倾情助力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室成立两年来,累计孵化教学案例、论文、课题50余个,工作室学员在省、市、区各级各类教育教学评比中有23人次获一二三等奖,18人次在省、市、区平台执教展示课。
此外,施海红致力于推动“校家社”联动,共同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她深入社区与乡村,成功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十余场,惠及家长五百余人次。曾有农民工父亲含泪道谢:“原来教育孩子不只打骂,施老师的话让我找到了方向。”
做播种希望的引路者
施海红深知,要“送知识”,更要“种希望”。2023年,她率队赴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何官屯镇中心校,开展“订单式”帮扶。送教团队提供了优质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多门课程资源。针对学校体育师资不足的问题,施海红领导团队设计了符合当地实际的课程体系。在润物无声中,学校的孩子们渐渐克服最初的羞涩,与新老师们建立了良好的师生情。为了推动帮扶工作走深走实,施海红还邀请该校12名教师来四季青小学沉浸式学习一周,将前沿教育理念和先进经验带回家乡。
2024年,施海红又率领团队赴海宁长安镇中心小学举行教学结对签约仪式。为建立长效合作框架,构建“城乡教育共同体”,她在语文、科学、体育等多个学科领域创造性推出“双师课堂”、“课题共研”及“校本课程联创”等一系列立体化的互动教学模式。
“数字教育资源库”、智慧教育平台的建立,顺利实现了优质教案和微课资源的云端共享及跨区域线上教研活动。“青蓝工程”组织骨干教师跟岗研修、名师工作室驻校指导及教学成果联合申报,真正形成“理念共融-资源共享-人才共育-质量共评”的全链条协作机制。施海红及团队的实践为新时代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了创新范式。
做服务群众的贴心人
施海红视野宽广、牢记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通过课堂教学、班会主题、社会实践等多样途径,她带领学生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激励青年学子铭记历史、砥砺前行,积极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发展。作为民盟上城区基层委员会二支部主委,她敬老爱老、积极助老。
2024年12月她曾带领第二支部盟员赴四季青街道钱景社区“幸福小屋”,为社区20位老人过了一个温馨的集体生日。在支部小屋持续设点的三年中,支部每年都会开展数次丰富多彩的社会服务活动,为社区7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特别是空巢老人、独居老人提供真诚关怀与精神慰藉。
施海红还曾提交有关老旧小区与未来社区精细化管理的相关提案,凝结了她对社区治理、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等的深入思考。提案获得有关部门的高度认可,为城市现代化治理贡献了重要智慧。基于自身专业视角,她还曾向区政协提交《怎么样做到有效利用安全教育平台?》等社情民意,充分发挥委员专业优势,有效彰显委员履职热情。
教书育人、桃李天下,这是作为校长的她;联系群众、履职为民,这是作为政协委员的她。施海红将教育工作者与政协委员的双重担当一力挑在肩上,树立起了值得学习的优秀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