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住杭全国政协委员两会“好声音”

2025-03-12
杭州政协

3月10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圆满落下帷幕。会议期间,住杭全国政协委员积极建言,带来诸多关乎国计民生的“好声音”。

丁列明

全国政协委员

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医药创新激活了健康产业发展的“一池春水”。丁列明提出,应更好地激发企业在医药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多举措推动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包括完善创新药价格形成机制、探索建立多元医保支付体系、专项支持干细胞治疗等前沿领域的协同创新等。

在提升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方面,丁列明表示,要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效应”,持续破解“卡脖子”难题,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他还建议,推动建立国家级医药大数据平台,整合医院、实验室等各方数据资源,为AI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支持。同时,加强医药与AI领域的跨学科合作,培养既懂医药又懂AI的复合型人才,推动AI技术在医药创新中的深度应用。

今年,丁列明还聚焦建设市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呼吁以体制机制创新打通科技与经济融合的“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浙江发挥市场大省和体制机制优势,实施全链条全周期改革破题和制度重塑,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结合“浙江经验”,丁列明建议国家支持浙江开展市场导向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试点,深化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为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提供浙江方案。

崔巍

全国政协委员

杭州歌剧舞剧院院长

亚运设施的惠民开放,让浙江全民健身热潮进一步高涨。但通过多方面的走访调研,崔巍发现,全民健身还存在公共服务总量不足、资源布局有待优化、设施载体供给与需求未精准匹配等问题。她提出,打造“好社区”运动健康中心,充分挖掘和发挥体育多元功能和综合价值,进一步完善和提升群众身边的运动健身新空间、新载体、新场景,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

“要更多地关注老人、小孩、残疾人这些特殊人群,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体育配套设施和功能空间。”崔巍建议,应聚焦“老有康养”服务,积极构建“社区居家养老+运动强化功能+提升生活自理”社区养老新路径;聚焦打造“儿童友好”城市,为社区儿童和青少年组织体育运动技能培训、体育赛事活动等;聚焦“弱有众扶”服务,探索推进残疾人康养一体化发展。

施一公

全国政协委员

西湖大学校长

“也许过几年,人工智能会成为一门通识课。”施一公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他认为,在人工智能时代,每一个青年学生更应该关注最基础的知识,用这些知识去理解、运用人工智能,让人工智能为我所用,进而去改变世界、创造未来。他表示,人工智能帮助的科学研究(AI-assisted research)可能也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人工智能为人类科学家提供了高效思路,拓宽了科研边界。

展开全文阅读
作者 : 综合自杭州日报 记者 葛玲燕
编辑 : 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