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们圆桌会·请你来支招 | 让提案“落地生花”,为发展“添砖加瓦”

2025-03-14
杭州政协

微信图片_20250311115851.jpg

政协提案,聚焦发展高质量,情系民生大文章。作为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和政协委员履职尽责的重要方式,一份好提案,字斟句酌背后,体现了政协委员深入调研的“脚力”和“脑力”,凝聚着政协委员建言献策的智慧和心血。

3月11日,《杭州政协》杂志第3期“本期关注”栏目暨《我们圆桌会·政协视点》3月话题座谈会召开,围绕“守正创新 提质增效 书写提案履职高质量新答卷”主题,邀请市政协委员聚焦2025年提案选题,谈谈意见建议。一起来看看~

在熟悉的领域“精耕细作”

图片

卜 琰

市政协常委,杭州自动化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

提案是政协委员履职的重要载体。过去几年里,我聚焦智能制造、养老、数字经济等领域提交了多份提案。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和对提案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化,就如何写好提案有了些许体会,主要和大家分享三点:

一是聚焦熟悉领域。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委员提案最好是结合自己熟悉的领域。我在杭州自动化技术研究院工作,打交道最多的是企业。我们的设备销售情况不仅是反映下游产业的“晴雨表”,而且在赋能传统产业过程中对企业发展和产业生态的了解也比较深入,能够从不同视角、比较全面地来看问题,在此基础上撰写的提案,往往能起到“吹哨”的效果,能促进政府及时、精准地制定相关政策,推动产业更好发展。

二是持续深入调研。调查研究是写好提案的前提和基础,持续的关注有助于推动办成一件事、一类事。几年前,我关注到很多退休的老科技工作者对科技仍保持着很高的热情,但当时老年大学又缺乏相关的专业设置,他们的余热难以发挥。经过几年的持续调研,我连续两次提交提案,呼吁开办科技型老年大学。提案得到市政府和市科协的重视,并下拨了专项资金。目前,相关班次已经开设,很受老科技工作者欢迎。

三是强化与部门协商沟通。与部门的协商沟通有助于了解政策方向和重点工作,确保提案与党委政府目标一致,增强提案办理的靶向性和实效性‌。今年,我的提案将重点围绕两个方面,一是赋能传统产业,建议通过政府的政策创新和增强企业内生动力来促进传统行业稳健发展;二是人工智能,“六小龙”的火爆出圈,让杭州人工智能产业受到了更多的关注,我将从大模型应用和数字农业等方面找准切口,积极建言献策,服务创新发展。

沉下去写有深度的提案

图片

赖晓烜

市政协委员、浙江可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作为市政协委员,写好提案,一要立足杭州实际,围绕市、区中心工作精心选择话题方向;二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围绕自己熟悉的专业领域持续深耕,沉下身子,扎实调研,写出有深度的提案。我一直关注传统产业和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与研究,不少提案都是从这样的角度切入。企业面对市场,从事创新活动时,路径往往是不可预知的,调研时我们既要关注大企业的规模创新,也要关注小企业的微创新;既要关注创新对生命科学、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广泛渗透,又要关注传统企业的创新转型和数字化转型。像《价值》一书提出的“哑铃理论”一样,新领域与传统领域两端都要关注。在解决新技术如何与企业融合的问题时,不能只有方向没有路径,不能只有罗盘没有地图。要获取路径和地图,往往要深入企业内部去听真话、察实情。委员撰写提案时,同样需要全面了解相关情况,深入企业内部,把问题的来龙去脉摸清楚,才能提出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意见建议。

我今年准备提交关于助力视觉智能发展、推动数实融合方面的提案。视觉空间智能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领域,正成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技术。作为中国数字经济的先行城市,杭州正在高标准建设“中国视谷”,致力于将视觉智能产业发展为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如何充分挖掘杭州的资源优势,推动视觉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是杭州建设“视觉智能第一城”的关键所在。正是基于这样的立足点,我也在持续关注杭州的科技创新。我与所在党派民革市委会合作的一个课题,聚焦如何构建激发企业进一步创新创造的良好生态,助力杭州打造更高水平的创新活力之城,目前已完成相关调研,正在对课题材料进一步修改完善。

聚众智 促发展 惠民生

微信图片_20250311115601.jpg

邹 健

市政协委员、松下家电(中国)有限公司人事部课长

提案作为政协委员履行职责、参政议政的重要形式,其核心在于发现问题、提出对策、推动落实。作为一名来自侨联界别的台胞委员,我始终认为,提案的价值不仅在于提出问题,更在于通过集体智慧和多方协作,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

最近,以Deepseek为代表的AI技术飞速发展,为企业和个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所在的公司正在开发和推广使用AI技术,但因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企业对使用AI技术持谨慎态度。建议加强AI技术的安全性和合规性,确保在使用AI工具时能够有效保护用户数据隐私,降低信息泄漏风险。

当前,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但许多科技产品(如智能手机APP、智能家居设备等)对老年人并不友好。年轻化的设计和复杂的使用流程使老年人难以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进而被“数字鸿沟”边缘化。建议科技发展“慢下来”,推动适老化设计的普及,加强技术普及和培训,建立老年友好型科技生态。

今年两会,我准备了《关于大力支持中国数贸港建设的建议》的提案。钱塘区是杭州唯一的综合保税区、全国首个跨境电商综试区,跨境电商发展势头强劲,数字产业新业态加速布局,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但我了解到数字文化企业加速集聚,却缺乏有序引导,游戏、动漫出海发展较快,但企业“瓶颈”尚待解决。建议支持简化数字内容的发行许可审批流程,赋予国产网游属地管理权限。

同时,个人往往力量有限,难以全面反映问题的复杂性和广泛性。我觉得要进一步完善集体提案合作机制,加强委员间的协同合作,建立提案资源共享平台,加强与社会力量的联动,整合更多资源和智慧,提升提案的质量和关注度。

从生活细微处出发

以提案为笔,绘就民生新画卷

微信图片_20250311115821.jpg

陈 晔

市政协委员、拱墅区半山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作为这一届的新政协委员,我的第一份提案是关于运河边标识的提升与规范,出乎我意料,这份源于日常细致观察的提案,竟然获评了优秀提案。这让我很有感触,也促使我进一步思考:提案应该聚焦什么?我认为,首先,要聚焦于生活中实实在在存在的问题,从生活细微之处着手,能够精准定位民众的痛点与需求,让提案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要聚焦于如何让提案真正落地实施,推动问题切实有效地解决。能从纸面走向现实的提案,才是能推动城市发展的好提案。

今年我的提案是关于新就业群体电瓶车安全方面的,不少新就业群体高度依赖电瓶车工作,但目前电瓶车存在不少问题,如电流续航短影响配送效率、私自改装埋下安全隐患等。目前这一方面的法律还存在欠缺,监管和处罚缺少明确依据。我的提案就是想结合杭州发展实际和新就业群体的现状,对新就业群体的电瓶车安全保障提出些建议。

我的本职工作在基层。现在各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各类民生阵地的建成,为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创造了很好条件。但有些阵地的活跃度并不高,如何用好这些民生设施,更好实现资源优化和持续利用,这也是我一直在调研思考的课题。政协平台人才荟萃、智力密集,委员们来自不同领域,有着扎实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的行业经验,下一步,我将加强与委员的沟通交流,围绕共同关注的课题深调研、谋良策,齐力推动提案落地,赋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前行。

聚焦医养结合建言献策

让养老更有“医”靠

微信图片_20250313143303.jpg

曾云峰

市政协委员,萧山区闻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协理员、全科副主任医师

作为市、区两级政协委员,我也是一名扎根基层卫生院的全科医生。在我看来,提案工作与本职工作是紧密相连、相互增益的。通过履职,我不仅能够更好地服务基层群众,还能将一线实践中的问题转化为提案,推动政策落地,惠及更多群众。

初次参加市政协“六送”服务基层和群众活动时,村干部提到,村里许多失能老人有问诊需求,但因行动不便难以就医。我结合基层医疗实际,撰写了健全农村老人“医养康护”一体化建设方面的提案。建议加快推进全国医保联保,打破城乡医保藩篱,实现全国看病“一卡通”;加强顶层设计,全省大数据“一盘棋”,开发乐老场景应用;加强规范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后来,提案中的医保“一卡通”等建议逐步落实,让我很欣慰。

还有一次到乡村参加义诊,留守老人“看病难”的问题,让我意识到乡村老龄化与人口结构问题的严峻。于是,我撰写了《关于共富背景下关注“空心村”老龄化,加强内涵建设的建议》的提案,建议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制度,营造留住农村人才的有利环境;绘制资源全息图,发挥“空心村”特色优势招引项目落地;强化资源整合,对“空心村”进行专业化管理,专班化运作,项目化经营。这一提案也得到了市农业农村局的悉心办理,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今年,我了解到建筑企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结合参加政协履职活动时,委员企业分享的“出海”经验,我准备提交《关于进一步助推建筑企业境外发展的建议》的提案,建议建立区域建筑行业合作机制、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优化供应链管理、拓宽融资渠道和方式,以进一步为企业纾困解难。未来,我也将继续扎根基层,倾听民声,努力让每一份提案都落到实处,惠及更多百姓。

凝聚各方智慧力量

找准问题解决问题

微信图片_20250311115528.jpg

司马一民

原杭州日报首席评论员

在政协工作中,提案是政协委员履行职责的重要方式,也是反映民意、汇聚民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提高政协委员提案的精准度和含金量,不仅是提升政协工作水平的内在要求,更是推动杭州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精准的提案源于深入的调研。政协委员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在调研过程中,要注重问题导向,聚焦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民生问题。通过实地考察、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实际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同时,要善于运用专业知识和科学方法,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问题的本质和根源,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只有这样,提案才能真正反映社情民意,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政协提案不是政协委员的“闭门造车”,而是一个凝聚各方智慧、汇聚各方力量的过程。在提案形成的过程中,要注重与相关部门、专家学者以及利益相关群体的协商沟通。通过协商,可以充分听取各方的意见和建议,了解政策的背景和实施情况,进一步完善提案的内容。同时,协商也有助于增进各方的理解和共识,为提案的办理和落实创造良好条件。在协商过程中,政协委员要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尊重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善于在交流中碰撞思想火花,汲取有益建议,使提案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

提案的价值在于落实,而落实的关键在于有效的监督。政协组织要建立健全提案监督机制,加强对提案办理工作的跟踪问效。一方面,要加强对提案办理过程的监督,及时了解办理进度,协调解决办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提案办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提案办理结果的监督,通过实地检查、听取汇报、满意度测评等方式,对提案的落实情况进行评估和考核,促进提案真正落实,取得预期的成效。

展开全文阅读
作者 : 文 宣传处综合 图 王姿娇
编辑 : 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