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山有约|陆春祥委员工作室:文学与科技的触类旁通
2025-04-17
桐庐政协
春风唤醒了一片片嫩绿的新芽,泥土翻涌着万物萌动的暗语,古老的樟树上栖满了披着晨光的雀。4月13日上午,陆春祥委员工作室邀请中国散文学会会长叶梅为全县文学爱好者分享了话题为《文学与科技:一起向未来》的文学讲座。
叶梅老师从“世界究竟有多大”的提问,引领大家去探究当下文学与科技的走向。大千世界指的是无限的空间和时间。当科学家们努力想走出太阳系之外,去探求更大的世界;当战争的烽烟和自然灾害在这个地球上此起彼伏,在人类社会越来越丰富多彩也越来越复杂多元的今天,文学应该怎样面对这样一个辽阔和陌生的世界?如果文学有一天不能真实和痛切地反映人们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时,文学的出路又在哪里?面对这一切的不确定,叶梅老师认为,作为一个文学工作者,不得不一一叩问。
她从科学家叶铭汉、李政道、杨振宁和既是画家又是作家的黄永玉等人物故事和她本人的作品《大对撞》(《粲者》)及体现青海湖湟鱼的作品《鱼在高原》、“寻找粒子”等事例展开,深入浅出地道出一个哲理:科学家身上不仅体现了科学精神,更有人文精神。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圜则九重,孰营度之?九天之际,安放安属?”她以屈原的天问,给大家点亮一盏盏星灯,希望大家:发扬“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北斗精神”,永远心怀梦想,永远爱自己的祖国,目光远大,脚踏实地,坚定执着,向着无穷的奥秘探索。
叶梅老师从独特的科技与文学结合的角度,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精彩的文学课,开拓了大家的写作视野,对大家的思想进行了一次指向天、地、人的“大对撞”。
最后,陆春祥老师寄语所有文学爱好者:要坚持一年1000万字以上的阅读量,一年10万字的写作量,练习写细节,保持自律,以专注之心治学。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踏上文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