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世界中轴线,世界新青年|“闲聊波尔卡”以青春视角解读余杭发展

2025-04-21
余杭政协

近日,《新华每日电讯》头版刊发《在余杭,看见未来中国》,文章说——

登上余杭奥克斯中心的280米高楼向下俯瞰,从北至南的交通主干道串联起良渚古城遗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航空学院、“杭州超重力场”、杭州未来国际演艺中心。这条联通古今的千年发展轴上,五千年文明走向现代,历史交汇递进。林立的楼宇间,有科技“小龙”们的“闹海”之声,有现代化物流、人流、信息流的高度汇集,城市创新经济集中释放,共同交织出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的拔节生长之声。城市向新、创新“置顶”、追光前行……作为“浙江经济第一区”,余杭区用全国约万分之一的土地,集聚约千分之一的人口,创造出约四百分之一的社会财富,现代化城市界面配以人才引领、创新驱动的发展内核,以人为本的服务品质,勾勒出未来中国的典型意象。

在时代的宏大叙事中,城市作为关键节点,承载着文明演进与发展变革的使命。余杭,这座位于时代前沿的城市,正以独特姿态成为连接世界、展望未来的重要坐标。4月16日,余杭区新时代协商民主实践中心闲林分中心,“在余杭,看见未来中国——世界中轴线,世界新青年” 主题活动汇聚了众多有识青年,围绕相关话题开展讨论。

此次活动也是余杭区政协协商民主实践中心(闲林中心)协商品牌“闲聊波尔卡”委员圆桌会的第二场活动,旨在搭建余杭新青年交流平台,以青春视角解读余杭发展,以创新思维描绘未来蓝图。

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余杭分局国土空间规划科马佳对余杭新的中轴线规划进行了详细介绍。余杭区正全力打造世界级的 “大开大合” 城市中轴线,这一规划着眼于构建具有鲜明标识、充满都市感的城市会客厅,致力于实现景城融合、层次分明的城市形态。马佳从“一张张蓝图绘到底”再到“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的讲解,让在场年轻人清晰认识未来学成之后,在余杭创业生活的广阔天地和大有作为的可能。

区政协委员李世钦从AI的理论知识到实践应用,专业且系统地做了专题讲座,并针对在场年轻人如何在专业领域开展AI的实际应用作了指导。让在场的年轻人对余杭优越的政策环境、丰富的科研资源有了更强烈的认识。

听了两位主讲人的讲述,参会青年们踊跃发言。来自不同地区与专业的青年代表纷纷分享自己的感受感悟。

赵元琛(英国约克大学影视导演专业):这一次活动里学习到了平日很难接触到的内容,既从一个规划者的视角了解到了余杭未来蓝图,已经感受到世界级的中轴线的活力与发展,又真正第一次系统认识到了 AI 和我们的关系。

张语嫣(来自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纯艺术专业):虽然家住余杭,但今天我才真正从不同角度学习到了世界中轴线这一个概念,了解到城市规划原来在前期需要做这么多准备,也非常期待余杭在将来呈现出更漂亮动人的风景!已经想象到在未来路过中轴线时能看到今日分享的非凡样貌,感受到了“实干争先”浙江精神在余杭的体现。人工智能也在承担中轴线上重要的角色,我也会尝试在艺术创作中引入AI,把过去与未来链接在一起,让城市生态变得更加丰富,希望这条世界级中轴线越来越国际化!

李陈滢(中国美院陶艺专业研二学生):非常荣幸参加这次在“余杭,看见未来中国”委员圆桌会活动,让我看到了余杭多元发展的无限可能,深感振奋。作为一名从小生活在这里的艺术生,听了世界中轴线分享让我第一次从规划者的视角,感受余杭政府的魄力与勇气。

范舒宁(视觉传达专业,日本Boom lab设计工作室研学经历): 余杭中轴线宛如一幅宏大的叙事工程。每一处建筑、每一片绿地、每一条道路的布局,都凝结着建设者们的亲情付出,作为工作在余杭的新青年,我们站在这样充满机遇的时代浪潮中,在余杭这片充满无限可能的土地上贡献自己的力量何其有幸。

江南(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研究生,曾多次或钢琴比赛大奖):家乡未来的宏伟蓝图,也让我思考了未来我可以为自己家乡建设做什么?我很期待在国际艺术中心,余杭大剧院里开办一场个人钢琴演奏会。

青年们的发言代表了众多线上参会者的心声,带来了深刻且多元的启发。现场气氛热烈,思维碰撞出绚丽火花,充分展现出青年们对未来发展的热情与思考,也为活动注入了鲜活的青春力量。

“闲聊波尔卡”诚挚邀请各界人士,一同在余杭,见证未来中国的无限可能!让我们携手世界新青年,沿着世界中轴线,共创美好未来!

展开全文阅读
作者 : 实践中心闲林分中心
编辑 : 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