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石”遇余杭 “玉”见稻城 世界读书日前夕,余杭良渚玉琮与稻城皮洛石器开启“时空对话”

2025-04-24
余杭政协

微信图片_20250423164450.jpg

“余杭,实证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圣地;稻城,蓝色星球上的一片净土。江南丝绸的光洁绚丽,恰如稻城亚丁的洁白月光……”第30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在杭州余杭区和四川稻城县,一场跨越2600公里的“时空对话”正在展开——两地政协连续三年举办世界读书日联谊活动,以书香传递友谊,以读书促进交流。

微信图片_20250423164457.jpg

平均海拔三千多米的稻城县,是余杭区的对口支援地区,绝大多数人口为藏族。活动现场,这两个地理环境、文化习俗截然不同的地方以书为媒,点亮了绚烂的文明之火,架起了跨越山海的友谊之桥,共同谱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华章。

微信图片_20250423164500.jpg

稻城县政协主席斯朗娜姆致辞

今年的活动主题是“‘石’遇余杭 ‘玉’见稻城”。余杭区政协主席沈昱、稻城县政协主席斯朗娜姆分别致辞,两地政协领导,全体机关干部和部分政协委员参加活动。

微信图片_20250423164503.jpg

微信图片_20250423164506.jpg

微信图片_20250423164509.jpg

现场,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旧石器研究所所长郑喆轩从一块距今23万年的石斧开始,解读“东亚最早石器工场”稻城皮洛遗址的文明密码。良渚博物院执行院长马东峰则以良渚遗址发现的玉琮为媒,展现五千年良渚文化的独特魅力。随后,两地政协委员共同朗诵诗歌《石器与玉琮的对话——皮洛与良渚的时空交响》。

接下来的图书分享环节,则是一场历史与未来的对话。稻城县政协委员洛绒汪堆通过一部村史,讲述了家乡亚丁村从解放前到改革开放后的巨大变化。余杭区政协委员曹鹏则围绕当下最前沿的脑机接口技术分享了自己的读书体会,深入展现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杭州新兴产业的未来前景。

微信图片_20250423164511.jpg

微信图片_20250423164514.jpg

“今天的活动不仅让我们加深了彼此认识,也感受到了两地文化的魅力。作为政协委员,我们应该成为文化交流的‘排头兵’,带动更多群众加强交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稻城县政协委员何浩认为。

余杭区政协委员赵艳华表示:“这三年来,从纯粹的读书活动,到资金项目支持,再到今年的文明对话,年年掀起新的浪潮。两地情谊也因此一年比一年更加亲密。就像刚才台上朗诵的一样‘神州万里涌动滚滚春潮,祖国大地燃起希望之火’。”

图片

沈昱指出,近年来,余杭与稻城按照浙江援川五张金名片要求,围绕“稻城所需,余杭所能,相互携手,共同前行”原则,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深度合作,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全国政协积极倡导“书香政协”建设,我们不仅要以书会友,也要把从书中汲取的智慧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余杭、稻城两地发展和对口支援工作贡献力量,携手共绘高质量协同发展新篇章。

展开全文阅读
作者 :
编辑 : 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