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委员风采 | 胡志强:铁与火的修行者:以匠心守护文化根脉

2025-07-25
上城政协

委员名片

胡志强:一本堂品牌创始人,铸铁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同时担任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茶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古典文献研究会胡凤丹专委会主任、浙江省非遗书画院副院长、民盟浙江省委委员及杭州市上城区政协委员。

“一本堂”是家族先贤胡凤丹于1861年,延请时任湖广总督李鸿章题额,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渊源,胡志强作为铁艺世家第五代传人,跳出 “铁匠” 的传统标签,以 “千枝一本” 的家族精神为魂,将铸铁技艺与文人意境、现代美学深度融合。他推陈出新的 “一本堂” 不仅是铁艺文化荟萃地,更成为非遗传承的 “活态展厅”,搜集了自商代、唐宋至民国时期的铁制藏品3000多件(套)。积极筹建中国铁器档案库和博物馆,展示铁器传统手工艺的文化和历史演变。参与铁壶行业标准的起草,出版并著有《行者·胡志强摄影作品集》、《铁是有生命的》、《史移》等专著。他创作的 “烟云铁壶” 等代表作,将古法铸铁与山水灵韵结合,让冰冷的铁 “生长” 出温润的文化气质。作为政协委员,胡志强以匠心践行使命,既守护着千年铸铁技艺的根脉,又推动非遗走进现代生活,为区域文化传承与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让千年技艺 “活” 在当下

胡志强深谙“非遗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其艺术实践的核心在于传承与创新的完美融合。作为非遗传承人,他始终扎根古法,守护非遗根基,一本堂作为“永康铸铁技艺”国家非遗保护单位,胡志强和他的团队,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着重研究铁壶铸造技艺的改造和创新,注重将现代审美情趣和古法经典有效地结合,研发了先进的蜡模铸造应用技艺,并抢救性保护、恢复泥模工艺。但他没有将自己困在 “铁匠” 的刻板印象里,而是以 “修行者” 的姿态,让铸铁技艺长出当代模样。大井巷的窗棂里,藏着胡志强的初心:不止于守护铁艺的过去,更要让它“活”在当下,走向更远的未来。

一本堂以“守艺·焕新”为理念,让传统铸铁技艺焕发当代生命力。工艺突破,复原泥模古法工艺,结合3D建模技术,打造出“野趣唐釜”铁壶等作品,斩获全国非遗薪传奖金奖,其作品被浙江省非遗馆、杭州工艺美术馆、同济大学等多家博物馆收藏。

让非遗之美走进生活

“大井巷的窗,眼里的窗,渐渐成了心里的窗。” 胡志强朋友圈的这句话,道破了他对非遗传播的理解 —— 传承不是把老物件摆进新空间,而是像古树发新芽那样,让古老的魂,长出当下的模样。

胡志强带着铁艺走出 “一本堂”,走入校园,让孩子们触摸老铁器的纹路,听 “铁会说话” 的故事,分别在杭州市银湖实验小学,杭州市惠兴中学和浙江科技大学建立了“一本堂·永康铸铁”非遗教育传承基地,在西湖沿线、社区及大中小学设立“一本堂茶书房”,举办茶学大讲堂和铸铁技艺专题讲座,并创立了一本堂铁文化艺术馆、一本堂非遗生活馆(永康馆、海南馆)、一本堂铁器艺术馆。“铸铁技艺”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2022年被评定为浙江省级乡村博物馆。胡志强在铁器中构建生活美学,让游客和传统文化爱好者感受生活之美,体悟铁艺匠人如何将实用与美学完美结合,如何将传统工艺融入当代生活,并一起探索与展望铁器艺术的未来发展之路。

让文化传承与创新共生共长

胡志强以非遗技艺与东方美学为根基,积极参与文化传承的当代实践,通过现代化转化激活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使其融入日常生活。依托“文化IP”,赋能非遗传承人与文创者,推动文化价值的商业化落地。实现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动态共生。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延续,让文化成为流动的当代智慧。

位于清河坊历史街区的一本堂铁文化艺术馆,获得了诸多殊荣:杭州市乡村(社区)博物馆、浙江省非遗茶空间、浙江省非遗美学生活馆、浙江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匠心设计空间)、 杭州宋韵点茶(非遗)体验点 、 杭州宋代点茶文化研究院上城分院、 杭州宋韵杭式生活体验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浙江省非遗传承教学实践基地、杭州市上城区匠心体验点、杭州市上城区职业教育体验基地、上城区非遗政协委员工作室等。

以匠心书写委员答卷

作为区政协委员,胡志强委员积极履职,将非遗传承保护与委员职责紧密结合。他充分利用政协平台及自身资源,积极组织和参与各类文化活动。如浙江民艺巡礼展、杭州文博会、国际茶博会、中日茶文化和中法人文艺术交流活动等,成为宣传本土文化、展示非遗成果的重要窗口。胡志强委员积极参加区政协组织的各类专题会议与调研,如“构建新文旅产业生态圈 助力人文魅力中心城区建设”、 “请你来协商·有事好商量”、”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机制的实践与探索”、“委员助力‘最美红巷’标志性成果打造”等专题协商会议,为非遗的保护、传承、创新与发展建言献策,同时他也将履职成果转化为实践成效,推动建立校企合作模式和非遗教学基地,全方位推进“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其本人被评为2021年度“非遗进校园”中国十大优秀非遗传承人。

胡志强热切期望,能在文化传承、学术研究、展览教育、国际交流、品牌塑造、商业模式等方面有新视角、新创意、新理念,为文化事业的发展带来活力和契机。

展开全文阅读
作者 :
编辑 : 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