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风筝“飞”出乡村产业振兴路——瓶窑分中心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主题交流活动

2025-07-30
余杭政协

在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时代机遇下,风筝作为承载深厚文化底蕴与市场潜力的特色产业,正迎来将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驱动乡村发展的关键时期。瓶窑民间制作的风筝构造精准、起飞灵活,在国内风筝界具有一定知名度,已形成文化、节庆、创新与旅游深度融合的特色生态。

近日,杭州市政协“智汇乡村”委员工作室、余杭区政协瓶窑镇联络工委在余杭区政协新时代协商民主实践中心(瓶窑分中心)联合主办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主题交流活动。活动聚焦风筝特色文化产业,探讨其转化为驱动乡村发展新引擎的路径。杭州市文艺家协会会员、杭州市风筝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骆林美,余杭区政协委员、杭州汇佳汽配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振革和居民群众代表等参加活动。

骆林美作为分享嘉宾,回顾了其三十年的创业历程。她坦言在发展过程中曾面临地理偏远、资金短缺、技术传承与创新等多重困难。结合自身实践,骆林美讲述了如何克服传统技艺向现代产业转型的挑战和推动风筝产业走向市场化、规模化的探索经验。

在互动交流环节,徐振革表示,以风筝为代表的特色文化产业,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显著的市场潜力,是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他结合骆林美的创业故事,从政企社协同角度,呼吁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在培育壮大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如风筝)方面给予更多关注与政策倾斜,构建多方协同的支持体系,深入挖掘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推动其产业化、品牌化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与会人员在骆林美带领下实地参观了位于磨子心街与里窑街交叉路口往西南约200米的瓶窑镇风筝灯彩馆,近距离感受风筝制作工艺的精湛魅力及其产业化成果。大家表示,本次活动不仅增进了群众对风筝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了解,更为文化产业深度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探索点亮乡村未来新路径搭建了有效的协商交流平台,为更多特色文化资源赋能乡村发展凝聚了智慧与力量。

展开全文阅读
作者 : 瓶窑镇联络工委
编辑 : 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