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走进委员工作室 | 上城区政协紫阳小组委员工作室:“委员做、委员说”,议事助推民生发展

2025-07-30
上城政协

近年来,上城区政协紫阳小组委员工作室充分发挥贴近基层、贴近群众优势,依托“民生议事堂”“协商驿站”等基层协商议事载体,全力服务保障委员履职,有效助推民生发展。先后荣获区政协“五星级委员工作室”、首批新时代协商民主实践基地、区政协十佳星级委员工作室等荣誉称号,助力打造的“邻里110”社会治理与服务平台获省委主要领导肯定。

三联推进议事格局党建引领

全面推进协商议事成果从内部循环转向落地转化。加强党建统领、委员领衔、界别赋能作用,积极组建解题小分队,推动“两个全覆盖”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

一是党内党外联合

紫阳街道将党建引领与党外参与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党内党外委员的优势,广泛开展活动,服务辖区居民群众。建立结对联系制度,加强日常沟通和协作。比如,针对金狮苑电梯加装项目,由党员委员亲自牵头,小组4名党外委员依托党派资源,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在协商驿站召开以居民群众为主的协商议事会,就分歧问题协商达成一致。

二是委员群众联动

工作室引导居民群众自觉参与协商议事,促进群众把协商民主由理论转化为具体行动。比如,袁井巷小区车多位少,停车位长期供不应求。上羊市街协商驿站在收到居民反映的这个问题后,根据议事协商程序开展“协商议事”,组建自管队伍,制定管理公约,协商停车收费方案,实现停车位的长效有序管理,居民切身利益得到维护。

三是新老委员联建

依托“新中国第一居”的品牌,建立政协委员小组党支部,邀请往届经验丰富的政协委员作为指导员。比如,在上羊市街社区邻里食堂筹建时,面临食堂油烟污染等棘手问题,政协小组党支部指导员带领20余名委员、协商驿站成员、居民骨干分组开展“头脑风暴”,提出机器人炒菜破解油烟难题的解决思路,最终邻里食堂项目得以顺利推进落地,成为杭州市首家机器人炒菜智能邻里食堂。

三措并举议事载体全线覆盖

持续把基层协商议事平台铸造为“听民言、解民忧、化民怨”的主要阵地。锚定党委关注、社会关切、群众关心三大突破口,实现精准点题。

一是沉下去,现场协商

依托紫阳邻里110,引导居民群众主动参与,委员第一时间介入,将问题协商解决在源头。在所辖社区设立12个协商驿站,通过开展区街社三级联动,政协发挥资源整合优势,协调各方力量,广泛、高效参与民生问题解决。比如,针对海潮雅园地下停车位“只卖不租”问题,工作室3名委员下沉驻点海潮雅园协商驿站,听取一线居民声音。通过委员与居民代表的充分协商,提出了“租售结合模式”,并建议探索社区作为特殊法人经营停车位使用权,有效解决了“最美安置房”停车位争议。

二是请上来,开门协商

坚持党委政府关注到哪里,政协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在上羊市街社区设立委员工作室,创设“委员说·委员做”品牌,针对社区共性问题,邀请部门、社区、利益当事方“到访协商”。比如,召开“彩霞岭社区基础设施改造升级”专题协商会,不仅对小区消防安全开展实地巡察,又对幸福邻里坊等中心工作进行协商建言,切实推动民生实事工作落地,真正做到区委有部署、政协见行动。

三是联起来,线上协商

开发“线上协商”小程序,由委员领衔主持,利用新媒体赋能,开展服务企业、助力平安等协商活动。与群众面对面交流、“零距离”接触,开展围炉夜话,小组委员畅所欲言,多形式的议事通道进一步激发委员的积极性。今年以来,共组织各类协商10余次,收到委员意见建议80余条,采纳52条。

三化共进议事机制全面迭代

充分发挥民生议事堂、委员工作室、民情联络站“三位一体”平台作用,着力链接最广泛力量,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时代。全面发挥了政协朋友圈的智力密集优势。

一是实现议事项目化

以居民急难愁盼问题为“切口”,采用项目驱动机制,推进疑难问题解决。比如,袁井巷小区长期因停车问题造成邻里纠纷,今年社区党委将该问题纳入协商驿站议事项目重点库,召集居民骨干、物业、物管委等先后“协商议事”6次,最终明确物业负责停车设备维护、居民制定停车公约,并成立停车自管小组,实现管理自转,各方满意度100%。

二是实现议事标准化

在“小院议事厅”,探索实践“34567·小院来商议”机制。形成“三个坚持、四级联动、五项职能、六个片区、七张清单”的特色协商机制,完善议事规则,从“主体、载体、职责、形式、目标”5个方面明确议事协商基本框架,勾勒“民情采集、民生协商、民力整合、民心凝聚”完整路径。

三是实现议事规范化

以畅通民情、增强民生、整合民力、凝聚民心为导向,划分“必须议、不能议、可以议”三种类型议题,防范议事协商中突破范围、跑题偏题、低效内耗等问题发生。每场议事会由社区党委书记、副书记或有经验的党委委员主持,确保讨论事项聚焦主题。

展开全文阅读
作者 :
编辑 : 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