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市政协社法委举行“法治建设面对面”活动 共商人工智能发展法律难题 护航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11-01
文/图 市政协社法委办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产业,在重塑产业格局、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其知识产权保护、应用安全、伦理规范与隐私保障等法律问题也日益凸显。为凝聚行业共识、破解发展难题,近日,市政协社法委以“人工智能发展中的法律问题”为主题,在市政协新时代协商民主实践中心举办今年第二场“法治建设面对面”专题交流活动。

市政协副主席冯仁强出席活动并讲话,市政协社法委主任方中勇主持,社法委副主任倪素浓、黄伟源,市法院、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经信局、市人工智能产业联盟相关负责人,以及十余名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人工智能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主题展开深度研讨。

图片

会上,各职能部门结合工作实际亮出 “实践答卷”:市法院系统梳理了当前人工智能领域案件的主要类型、典型案例,重点剖析了审判过程中在责任界定、证据认定等方面的难点问题;市公安局、市经信局、市市场监管局则从监管执法、产业服务、市场规范等角度,分享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司法难题与实践案例,为后续问题解决提供了一线视角。在交流互动环节,与会人员聚焦个人信息保护边界、大模型训练数据合规使用标准、生成式人工智能责任主体认定、数据交易收入分配机制构建、人工智能对就业结构的影响、未成年人人工智能教育科技保护等展开热烈的交流与讨论。

冯仁强指出,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健康发展,必须坚持“创新”与“规范”并重,一方面要营造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鼓励企业在核心算法、关键技术、场景应用等领域大胆突破,充分释放数字经济第一城的产业优势与创新活力;另一方面要坚守法律底线,针对人工智能领域可能出现的侵权、数据滥用、安全风险等问题,强化合规引导和监管执法,依法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为产业发展筑牢法治“防火墙”。

针对当前社会各界对人工智能认知存在差异、部分领域存在认知误区的现状,冯仁强提出要求,要加大宣传普及力度,通过多元渠道、多样形式,深入浅出解读人工智能技术原理、发展趋势、应用场景及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公众客观理性看待人工智能,消除认知偏差;要聚焦 “隐私保护与数据开放” 这一核心矛盾,深入研究二者平衡的有效路径。

冯仁强强调,市政协要持续用好“法治建设面对面” 这一平台,联合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开展专题调研,推动调研成果转化为具体政策建议,为完善人工智能领域法治保障体系、助力杭州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政协力量。

展开全文阅读
作者 :
编辑 : 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