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与人生
2010年10月26日 15:07:17 星期二
徐泉海
我有一位战友,别无其他爱好,就是喜欢种花,尤爱兰花。在他家的阳台上建有几排花架,“春兰”、“蕙兰”、“台兰”、“秋兰”、“寒兰”等,数十品种的兰花错落有致地摆放在那里。他如怀抱婴儿,悉心呵护着它们:春天换盆追肥,夏日搭棚遮荫,秋季修叶分枝,寒冬晒阳保温。一年四季,精心照料。有时出差远行,他向爱人交待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别忘了给花儿浇水”。平日工作再忙,仍不忘光顾花台,还戴上老花镜,外加放大镜,细细观赏,中意的则用数码相机拍下存入电脑。自得其乐,其乐无穷。
兰花,淡雅素妆,幽香清远,自古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倾倒。唐代李白《古风》云:“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明代薛网称颂:“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清代刘灏《广群芳谱》赞:“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他们用美妙的诗章,将兰花那种“幽谷佳人”、“花中君子”的形象描绘得呼之欲出。正因为兰花不但花、叶均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还有傲然而平和、高雅而质朴、外柔内刚、自爱自尊的品格,所以兰花爱好者甚众,且很多养兰、喜兰、痴兰之人,也演绎出自己的如兰人生。
我这位战友,原是部队大机关的一名资深参谋,1982年转业回杭,分配在市某局管理科做内勤工作,负责档案管理。对这项不被人看重的繁杂工作,他却干得有滋有味。不长时间里,就将10多个大柜的城建规划档案整理得井井有条。有些重要项目的现状不清,他还骑着自行车一头灰、一身泥的满城实地踏勘。几年下来,全市用地和建筑审批项目情况清晰地印在了脑子里,被人称为“活档案”。1985年,他就在该局审批处室领导岗位任职,虽手中握有实权,但从不以权谋私。下面来咨询、送审和催办项目等,凡符合规定的,无论生面孔还是老熟人,都一样接待,认真办理;如不合规定的,那怕是老上级、老部下上门,也都讲清道理、婉言谢绝。他任劳任怨,埋头苦干,几乎年年评为先进,1996年还被国家建设部评为全国城市规划先进工作者。他在处级领导岗位近20年,直到退休,毫无怨言。
他爱兰如痴,也有着兰花般的品格和人生:淡泊名利,宁静致远,得意淡然,失意泰然,宠辱不惊,耐得住寂寞。正如郑板桥诗云:“身在千山顶上头,深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闲,来不相知去不留。”
兰花无意人有知。每当我看到兰花,就想起这位战友;每当我看到兰花,也在反思着人生的意义。
来源: 作者: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