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汶川地震经验教训 做好杭州抗震设防工作
2010年10月26日 15:07:17 星期二
[市政协联谊会会员钱国桢反映]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有许多教训,也有很多经验。其中事先对建筑物的抗震加固至关重要,可减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达到抗震减灾的总体目标。按国家89抗震规范(即GBJ11-89),杭州属6度地震区,所有建设工程应该按此标准进行抗震设防。考虑到地震灾害主要是由于建筑与工程设施没有按国家的抗震设防标准建造所致,因此,杭州市抗震减灾的工作重点,应该保证所有建筑与工程设施都能达到国家的相应抗震设防标准。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用5年时间落实旧建筑抗震加固。杭州市在1991年以后,才开始执行国家的89抗震规范(即GBJ11-89),因此1991年(含)以前建造的大多数建筑与工程设施,都没有抗震设防。据不完全统计,杭州在6度和7度地震影响时,分别将有4%左右约30万平米和25.3%左右约189万平米的建筑产生中等以上的破坏和倒塌。1998年12月28日,市政府令第149号《杭州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办法》第15条曾明确对这些建筑提出抗震加固要求。但是由于经费没有着落,长期以来没有很好实施。其实,按照现在杭州市的经济实力,完全有能力对这些建筑实施抗震加固。根据我的初步测算,一般建筑的抗震加固费用约为300元-200元/平米,平均为250元/平米左右。这样,若按6度要求加固,则全市需要7500万元左右,若按7度要求加固,则需要47250万元左右。按杭州市经济实力,在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内完成所有建筑抗震加固是完全有承受能力的。
二、城区1991年前的建筑要优先考虑加固。凡1991年前建造的所有学校、幼儿园、医院等等建筑,和所有的电讯转继天线铁塔、管道煤气设施,还有像朝晖1区-4区、翠苑1区-4区等住宅(这些住宅三楼以上都是空斗墙、并采用空心板、悬臂楼梯、而且很多建筑都没有打桩)。这些工程设施与房屋都存在较明显的地震安全隐患,应该首先考虑抗震加固。
三、农村抗震加固必须有全盘措施计划。对郊区农村建筑,应该结合新农村建设进行一次现有农居调查,凡拟保留的必须实施抗震加固,凡新建的必须有正规设计单位设计,达到规定的抗震设防标,施工人员要有相应的专业资质。为此必须加强农村建设管理。否则将后患无穷。各县、市、区应该照此办理(这些地区平时管理力度较弱,应该组织专人协助)。
四、城区平改坡工程建议纳入正常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现在对平改坡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实行一个封闭圈的管理模式,容易产生安全隐患,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出现责任主体不清,变成有关政府来承担事故责任。所以,建议将平改坡工程纳入正常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五、严加控制改造主结构的装修工程。特别是在底层破墙开店的,否则原来是符合抗震设防的建筑,也会造成抗震安全隐患。
六、对已有的玻璃幕墙进行一次质量普查。特别是那些全隐框、半隐框的玻璃幕墙,以及建造10年以上的玻璃幕墙,应该作为检查的重点。
七、做好古建筑的抗震加固。对要保护的古建筑,应该一一制定抗震加固计划,有计划地实施抗震加固。(钱国桢为杭州市抗震办原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来源: 作者: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