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届四次会议市委/市政府领导领办提案:关于加强道路声屏障建设和管理的建议 |
2020年06月30日 10:59:12 星期二 |
(中共 郭初民) 近年来,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等方面的改善,采取了积极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声环境质量的关注度相对不高,而且治理难度较大,导致城市声环境质量改善不尽如人意。 一、杭州城市道路噪声扰民问题突出 声环境质量和每位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当人们暴露在噪声超标的环境中时,短期会影响到工作和休息,长期甚至可能会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内分泌系统和消化系统等疾病。由于噪声源复杂,治理难度大,噪声污染已成为现代大城市管理的主要难点之一。城市噪声污染主要包括交通噪声、施工噪声、广告噪声等,其中交通噪声是杭州市最主要的噪声源之一。特别是日益严重的高速、高架等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相关问题,更是成为了中央生态环境督察重点工作之一。据2019年度12345市长热线投诉情况初步统计,噪声类投诉占了我市生态环境类投诉的60%,其中仅针对道路交通噪声的投诉就有1589起。2022年亚运会将在杭州召开,良好的声环境质量也是美丽杭州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缓解道路交通噪声超标扰民问题已经成为杭州城市管理的重大挑战。 二、杭州城市道路声屏障建设和管理存在的问题 防噪声屏障技术是目前控制道路噪声传播最广泛和有效的方法之一,采用合适的声屏障降噪效果可达10dB(A)以上,推动声屏障建设是目前改善道路声环境质量最有效的措施。2019年10月25日,杭州市人民政府召开了关于高速公路高架道路交通运输噪声污染问题处理专题会议。会议要求,各地各部门要严格落实中央生态环境督察关于高速公路高架道路交通运输噪声污染防治有关工作要求,妥善解决高速公路高架道路对沿线居民的噪声污染问题,加快落实隔声屏建设等污染防治措施。会议明确了建设责任主体和费用来源,基本解决了声屏障谁建设的问题,但还没有解决怎么建、如何管的问题。 声屏障按其降噪方式可分为:吸收型、反射型。对于国内城市交通项目而言,普遍采用吸声型的金属声屏障。目前,金属吸声板可供选择主要有传统穿孔铝板(内填玻璃棉)吸声板、针孔复合吸声板、铝纤维吸声板、泡沫铝吸声板等。根据调研,目前杭州市高速、高架等道路两侧已安装的声屏障基本为传统的穿孔铝板(内填玻璃棉)吸声型声屏障。 传统穿孔铝板(内填玻璃棉)吸声板具有很好的隔声效果,造价也较低,但是用于吸声的玻璃棉存在发霉、沉降、风化/雨水吸附后效果下降等问题,无法长期使用(≤5年),显著影响了声屏障的长期使用效果。据调查,我市并未强制要求道路养护单位在一定期限内更换声屏障内玻璃棉,这就导致了当声屏障安装一定时间后,该路段附近小区噪声仍然超标情况的出现。近年来,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已开始逐渐淘汰玻璃棉吸声型声屏障。 近年来,微孔复合吸声板、铝纤维吸声板、泡沫铝等新型吸声材料陆续出现,这些新材料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对高温、潮气、雨水的耐候性较强,由于没有填充吸水材料,不必担心雨水吸附导致的隔声效果下降等问题。以新型吸声材料中运用最广泛的泡沫铝为例,该材料为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高孔隙率、多孔金属材料,具有各孔之间相互连通的泡沫结构。声波穿过小孔时声能在小孔中消耗转变为热能,而且在空腔深度为125mm时,吸收峰值频率为500Hz,正好在交通噪声的主频率范围,使其具有优良的消声降噪性能,降噪效果显著。上海在世博会以后市区道路(包括高架)新建和改造声屏障基本采用了泡沫铝声屏障;江苏省沿江高速和城际线也基本采用泡沫铝声屏障,全省使用率高达50%以上。 目前,我市各声屏障建设和管理行业主管部门重点关注在声屏障的建设上,仅仅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而在新型声屏障吸声材料的选择和声屏障维护更新方面,还没有出台相应的建设维护管理制度,尚没有解决“好不好”的问题。 三、意见建议 为了进一步改善杭州市声环境质量,缓解或解决道路噪声超标扰民问题,确保杭州在亚运会期间展示花园式宜居城市的风采,使我市在道路降噪设施建设和管理上走在全国前列。建议如下: 1、建立声屏障建设和维护制度,城市管理部门会同建设、交通、生态环境等部门研究制定出台已建声屏障的定期维护和更新制度,并严格落实; 2、支持应用新工艺和新材料。鼓励在新建道路项目的声屏障建设中采用新工艺、新型吸声材料,切实降低道路噪声对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 3、加强声屏障评估和管护。要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在亚运会前对全市使用超过5年的声屏障进行一次综合评定,对超过规定设计使用年限,不符合安全、降噪要求的,要健全机制,及时更新。 |
来源: 作者: 编辑:王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