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不输液、病房不加床,“邵医模式”走过20载 邵逸夫医院建院20周年 庆春、下沙两大院区义诊四天 |
2014年04月21日 07:34:48 星期一 |
![]() 如果你去过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你一定对它印象深刻—— 邵逸夫医院的医生看病很特殊:门诊不开输液单,每次就诊预约精确到半个小时内;邵逸夫医院的护士很亲切:穿着小碎花护士服,每次换药、打针都会问你痛不痛;邵逸夫医院的布局很简洁:门诊楼是个大平层,分成东南西北四个区,沿着箭头走绝对不会迷路…… 的确,邵逸夫医院很特别:它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由香港实业家邵逸夫爵士捐资、浙江省人民政府配套建设、美国罗马琳达大学协助建造,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公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2014年5月2日,是邵逸夫医院建院20周年纪念日。 这20年来,邵逸夫医院打造了独特的“邵医模式”,充分发挥它的国际化特色,为每位到医院来的病友提供实实在在的优质医疗服务。 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说:“邵逸夫医院20岁生日,我们希望把医院最好的医疗资源作为生日蛋糕,送给每一位信任邵逸夫医院的患者。” 对病人负责 体现在每一张处方上 2014年4月1日,浙江省启动覆盖全省的公立医院改革,核心是破除“以药养医”的医院营利模式,降低药品费用在医院收入中的比重,让利于民。 而在这之前,邵逸夫医院早已走在医改前沿,主动破除“以药养医”模式,药品占医院收入的比重仅为35.19%,低于国家卫计委百佳医院平均水平,二十年来始终保持国内较低水平。 为什么在医改之前,邵逸夫医院就有这个意识,一再控制药品占医院收入比重? 医院院长蔡秀军说,医院从建院开始就非常关注规范化用药、合理用药,每一张处方,都对病人负责。遵循这个理念,医生不会随便给病人配药,也不会病人要求配什么药就配什么。 医院规定“门诊不输液” 邵逸夫医院在用药上有两大变革:门诊不设输液室、临床药师为医生用药提供咨询和建议。 1997年,邵逸夫医院在国内率先取消了门诊输液室,这在目前都算是一个相当大胆的举措。 院长蔡秀军说,输液作为一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存在着相当大的弊端与风险,如引起输液反应和药物过敏,因消毒不严引起感染,配伍不当引发的毒副作用,以及增加患者医药费用开支等。 患者如果的确需要输液,怎么办?门诊医生会对每位患者评估,依据医院设置的“门诊输液申请单”,其中有4条输液指征,只有在符合输液指征的情况下才考虑静脉输液。另外,输液纳入急诊管理,输液的患者可以到急诊室,在急诊护士的监护下输液。 |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王真 葛丹娣 通讯员 王家铃 周素琴 编辑:沈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