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萧山博物馆文化广场上又多了一处可看可赏的好去处,20多件与萧山历史有关的石碑分别展示在广场的各个角落,为市民打开了一个了解萧山历史文化的窗口。
前些日子,区政协委员申屠勇剑特意去这里逛了逛。“展示在文化广场上的这些石碑有汤金钊谕葬碑、田惟祜‘道源钟秀’牌坊额、来天球书丹‘土谷神祠记’碑、古水亭碑等,还有一些石像生、界碑、牌坊等等,都是萧山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看着这些展出的石碑,他颇感欣慰。
这处景点的建设源自他的一件提案。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区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上,申屠勇剑提交了3件提案,其中一件就是《关于建设祇园寺碑林的建议》。
区政协委员申屠勇剑
以自身专长推动石碑保护利用
祇园寺是我区现存历史最为悠久的千年古刹,也是浙东运河沿线重要的文化遗产。作为萧山吴越历史文书博物馆馆长,申屠勇剑收藏、研究萧山地方文史已有三十余年,对文物保护情有独钟,对祇园寺的保护利用也颇为关注。因工作的关系,他在祇园寺走访时,发现寺院天井内堆放着不少有历史价值的石碑。
看着这些石碑叠放在一起,不易搬动,难见庐山真面目,申屠勇剑觉得十分可惜。如何让这些石碑再次展现在公众的面前,进入了他履职的议题。“祇园寺走廊壁间镶嵌着多块石碑,当时寺院正在进行陈列布展,并且计划对外开放,我想着正好以此为契机,为这些堆放的石碑建设一个展示场所。”
随后,他开始撰写这件关于建设祇园寺碑林的提案,建议在祇园寺内建成一处碑林,同时还建议把萧山现在散存在野外各处的石碑收集在一起进行展示研究。“这样既保护了这些石碑,又为萧山城区增添了一处人文景观。”申屠勇剑说。
在提案中,申屠勇剑还提到,在萧山湘师实验小学内有一块颇为珍贵的石碑——《萧山县学重建大成殿记》,碑文由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所书,有着极高的书法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湘师实验小学是湘湖师范旧址,而祇园寺也曾是湘师宿舍,两者在历史上就有渊源。如果能在祇园寺内建成一处碑林,与赵孟頫的石碑相呼应,意义就更为深远了。”
提案办理助推文博事业发展
申屠勇剑的这件提案,得到了主办单位区文旅局的高度重视。
祇园寺是萧山的重要文化地标,寄托着萧山人民的深厚情感。同时,祇园寺也作为省市考古基地(工作站)使用,内部存放有较多出土文物和古建筑构件,其中石碑主要包括记碑、墓碑、界碑等,大多是文物部门多年来从全区各地抢救而来。
在收到提案后,区文旅局对寺院内的各类石碑进行了清点统计和分类整理,对记载有重大事件、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石碑进行了筛选,并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和地方文史爱好者进行研究阐释,进一步挖掘这些石碑的史料价值。
今年,区文旅局启动了祇园寺出入口区域环境改造提升工程,因地制宜将部分石碑进行了展示。如今,与祇园寺相关的捐田碑等10余件石碑均已镶嵌在祇园寺内的碑廊之中。等祇园寺对外放开之后,萧山市民便可一睹这些石碑的风采。
为了让更多的历史文化遗产走入人们的视野,区文旅局除了将20余件石碑展示在萧山博物馆文化广场外,还计划将部分石碑在江寺内进行展示。区文旅局表示,后续我区在整体打造祇园寺运河文化公园的过程中,也会积极建议将碑林纳入建设之中。
看到自己所提的建议得到区文旅局的认真办理,申屠勇剑很有成就感:“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任重而道远,今后我将继续积极建言献策,助力萧山文博事业发展。”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