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能躺不走”的“窝囊版旅游”方式,从网络热梗升级为现象级的旅游选择,“低能耗”的玩法甚至同时吸引“Z世代”与银发族。
“窝囊版旅游”并非真的窝囊,而是一种“伪冒险”。它保留了传统户外活动的形式,却大幅降低体力消耗和风险系数。
“无痛爬山”出现较早。两年前,千岛湖天屿景区受到关注,其全长300多米的三段自动扶梯直通山顶,让登山时间由最初的50分钟缩短至10分钟,被网友戏称为“山一步没爬,景一处不落”的登山方式。同一时间,台州神仙居景区的百余米长的自动扶梯,被大家戏称为“南天梯”,游客从山脚坐到山顶,全程只需要4分钟。
针对这一新型旅行方式,虽有一些争议,却丝毫不耽误“窝囊版旅游”的蔓延,反而催生了更多创新玩法,比如“窝囊版蹦极”“躺平式漂流”“半自助露营”等创新产品,让旅行既保留探索的乐趣,又不必过度疲惫。
根据一份在线旅企发布的数据,今年暑期推出“窝囊版旅游”体验的景区,门票热度显著增长,天屿景区和神仙居景区仍是“坐扶梯看风景”热度最高的景区,其门票销量同比增长超30%;主打“窝囊版蹦极”的景区中,浙江湖州安吉云上草原门票销量同比增长近4倍,湖北黄石天空之城同比增长2.7倍;安吉龙出没大峡谷景区在推出“躺平式漂流”后,7月的门票搜索量环比上月增长17倍……
与前两年走红的日行三万步、强调挑战性的“特种兵式旅游”相比,“窝囊版旅游”强调的是舒适性。两种看似迥异的旅游方式,实际上为旅行者带来了多元的选择——可以根据体力和兴趣,在不同模式间自如转换。从非此即彼的单一模式,到多元化的选择,既关注、理解个性化的需求,又平衡了体验深度和包容度,这恰恰折射出旅游市场的成熟。
今天的游客,不仅关注“到此一游”,还要“玩过”“感受过”“共鸣过”。这也对旅游目的地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在不降低体验深度的前提下,通过“智慧”的设计,让各个年龄段的人都能轻松享受旅行的乐趣?
随着亲子游和银发旅游市场规模的扩大,“窝囊版旅游”应该还有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只不过,要重视方法与策略,尤其要科学规划,避免盲目跟风,如此才能开发出更多隐藏玩法。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