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新政出台三个月,老师和同学们都在忙些什么 |
2015年01月16日 08:51:40 星期五 |
宋老师说:“我教的是数学。拿我的学科来说,新高考政策总体来说是减轻了学生的压力,毕竟机会多了。但是,教师的教学计划却因为新高考政策的出台而需要做出较大的调整。”他表示,一个学校的教学计划是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下来的,这次的改变肯定会增加老师的负担。有时候,一些概念模糊的教学要求,让老师也陷入了选择的迷惘。但是,只要是有利于人才选拔,顺应教育考试发展规律,对学生素质提高有好处的,我们都会尽量去调整,希望能让孩子们顺利过渡,三年后能成功通过新高考的考验。 负责淳安中学高一教学工作的唐卫国老师也提出了一个颇为棘手的问题:今年的新学年,学生们就开始进行自主选修了。虽然学校正在积极引导学生们发现自己的所长,但是也难以避免会出现某一门课程选修的学生特别多,或者特别少的情况,那么学校的教师资源会在短时间内遇到较大的困难,某学科老师不够用或者老师被“闲置”的问题便会出现。这也是目前学校方面所担心和正在着力想办法解决的一个点。 奥赛、省优加分通通取消 特长学习回归兴趣本意 徐光合老师也是一位多年的高中班主任,他的班里曾经出过多位艺术考生和体育特长生。在他眼中,一些特长生在课余还需要大量的训练,十分疲惫。新高考改革中,把一些竞赛、特长之类的加分都取消了,部分人会抱怨自己享受不到过去的一些特权了,而他的理解却非常独到。他说:“一些同学为了高考可以加分,花很大的精力去钻研奥赛或者去学习一些自己原本不喜欢的特长。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高中的学习也是非常快节奏的。省去这方面的所要花费的精力,是不是对学生们的一种减负呢?” 邵女士的孩子芸芸(化名)正是新高考的第一批学生。她认为,孩子学习一些课外的特长本来就是对其兴趣的深层培养和综合素质的补充。她告诉生活刊记者:“我的孩子琵琶考取了十级,不会因为高考不加分了,我就不让她学了。这是她自己的爱好,和高考加分挂钩就变味儿了。” |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生活刊见习记者 姜帆 通讯员 唐卫国 宋建华 编辑:郑海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