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家尉晓榕:任性压榨着我,也解放了我 |
2015年09月25日 10:02:20 星期五 |
这回画凑不够数,便想到拿画瓷补台。其实,画在纸上和画在瓷上,大体是一回事,只是画瓷难度大了,大多少呢?想想牛顿直条条的引力线升级到爱氏的引力场超级大弧线便知道了……突然觉得瓷器和宇宙模型竟也一样性感。 记:您特别喜欢买一些好玩的东西,您站在古董店的样子,就好像小男孩站在玩具柜台面前,我印象很深。 尉:是,我们可能是小的时候没玩够,想一辈子玩下去,艺术,既能满足一个职业的要求,又能让你玩下去,这种选择也算很幸运。艺术家这个行当,保持童心是很重要的,童心是游戏之心,游戏是艺术之魂。 收集是我的习惯和爱好,我收集很多东西不管当时有用无用,我相信所有的信息都是有用的,所以先收集,然后我的脑袋瓜可以调制出不同的汤汁,酸甜苦辣都有,就好像我的脑袋里有一乾隆老汤可以调味,我已经分辨不出是什么滋味有什么成分,它的细菌已经繁殖到什么程度,但我知道它很有厚度,很丰富,很好用,很中性,什么味道它都能调,都百搭,我隐隐觉得有这样一个东西。 记:你喜欢音乐,记得之前说最希望能够在创作中交融音乐与绘画,这次展出的《动物狂欢节》在画面上表现了你这方面的爱好。 尉:对,这张画的灵感来自作曲家夏尔·卡米尔·圣-桑的经典作《动物狂欢节》,不过这张作品,我还是比较矛盾,在绘画和音乐形式的融合上还没有充分搅拌。 我真正想做的事情,实际上不是这个,是希望把绘画语言和音乐语言分别打碎,重新组合,微妙的地方甚至要打碎到纳米水平,到最后我可以习惯用音乐的元素去抒发自己,就好像用自己的绘画语言一样。 做这件事情,要把原来的艺术方法、观念都先归零,再重新开始。要高度符合学理,要有好的学术含量,耐人寻味的启示,只能三年以后再说了。 其实,如果画不到这种程度,这辈子也是白活了,这个职业也是白干了,做到那一步,才是成功的标志。(更多有趣的访谈内容,扫左边的“ART一点”) |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林梢青 通讯员 郑施诗 编辑:郑海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