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很闹猛的“丝路之绸”大展 7天里来了6万人次
2015年10月08日 09:18:23 星期四

    很萌的骆驼俑

    是丝路的象征

    张毅说,骆驼形象在中原墓葬中出现的很早,但总的来说,直到汉代,人们还是对骆驼很陌生。比如,大家很熟的成语“少见多怪”,说的就是它啦。撰写于东汉末年的《理惑论》里,记载了这句民谚:“少所见,多所怪,睹骆驼,言马肿背”。马肿么了?变骆驼了。

    到了唐代,骆驼俑大量出现,体型丰满了不少。

    作为隋唐时期的两京,西安和洛阳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杜甫说的“东来橐驼满旧都”,就描绘了骆驼以长安为起始点,驮着东西方物品往来于丝路的场景。隋唐洛阳城外郭城正门定鼎门外,还发现了晚唐时期的骆驼脚印。

    那么,当时骆驼身上要背哪些东西呢?

    张毅说,主要是丝束、布匹、兽皮等货物,还有商队在旅途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如帐篷和水壶等。

    展览里,洛阳博物馆藏的北魏彩绘骆驼俑背上,背有鞍鞯(指马鞍和马鞍下面的垫子),并搭以驼架,上驮一床折叠的毯子,四周用刻线表示纹饰,上面是一个饱满的囊袋,前面挂着一条鱼,后面又挂着一只小兽,似为野兔。

    “还有一件重量级展品,最后5天才会登场,大家要抓紧机会看。”赵丰对小记透露一个秘密。

    2013年,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了4台提花机,其中有两台,是丝博馆的专家刚刚修复完整,11号这天将首次展出。这个织机有什么了不起?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提花机,可以说改写了世界科技史的研究……不能剧透太多啦, 11号当天下午,会有一场发布会,小记会在现场给大家解密哦。 本报记者 马黎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马黎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