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仲起追悼会,浙江美术界大腕几乎全部到场
2015年10月10日 08:53:05 星期六

    尉晓榕在读本科时,也上过孔老师的课。“他的墨法很好,尤其是淡墨,在国内非常突出。他画水,画浪头,画云水,我认为陆俨少老师走了之后,估计就没什么人能和孔老师匹敌了,这是他的地位。”

    但是,对于名利、地位,老先生却没什么要求,很淡泊,尉晓榕说,在中国美院,他是一位堪为典范的老先生。“他任教时间长,人又随和,喜欢开玩笑,而且开得很有质量,总能找到那个点,所以吸引了很多人,不管校内还是校外,入室的,还是私教的,甚至偶遇的,一字之师的关系,那就更多了。”

    看到这么多人来送“老孔”,作为同事和好友,吴山明很感慨,“他朋友特别多,为人宽厚、诚信而且幽默,只要和他相处过,都会对他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儿子很小的时候曾经画过一条鱼,老孔看了之后欢喜,就很慷慨地在上面题字,那张画还一直保留着。”

    先生的随和,记者深有感触。去年,本报创刊一万期,我们请孔老师写一句贺词,他乐呵呵一笑,“钱报啊,我万分欢喜,个么就写这四个字吧。”落款时,他停了停,看着记者,“我写庆福(孔仲起的族名)好不好,这样亲一点。”

    这样一位可敬可亲的人走了,钱江潮再起,也要失色了。

怀念

    他喝酒后特别有趣

    吴山明(画家):

    作为山水画家,他取得的成就很瞩目。他在山水技法上是有创造的,而他画的海和潮水更有独到之处,自成一派。

    他喝酒以后特别有趣,酒到七八分的时候还能写字画画。喝到三四分,则是画得最好的时候,也是整个人最幽默的时候,并且他幽默得有格调,因为胸中有学问。

    他爱热闹,人越多越开心

    尹舒拉、王少求(画家):

    熟悉孔老师的人知道,孔老师是一位爱热闹的人,人越多越开心。

    他开心的时候,就像一个小孩子。记得他八十大寿的宴会上,穿着大红衣服,宴会的最高潮竟是几乎所有的人都往他脸上亲,往他脸上抹奶油蛋糕。他更是呵呵大笑,乐不可支。

    他帮我写过毕业推荐信

    张捷(美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教授):

    老师是个善良的慈父,他善解人意,对学生总是关怀备至,有求必应,泽被后人。当我们学习或生活上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总是能给予无私的鼎力帮助和关爱。

    恩师还曾为我毕业分配的事写推荐信,并恳请耄耋之年的陆俨少先生作画,四处求情,学生迄今铭记于心,感激之情无以相报。

    讲典故是他最擅长的

    林海钟(美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教授):

    孔老是我的研究生导师。他的教育方式是“无形”的,有中国传统的文脉在里面。

    他上课时很活泼,讲典故是他最擅长的,尤其是给学生上课的故事,他会用幽默的方式,讲给我们听,是一种启发性、鼓励性的教学方式。

    他这个人,对很多事情都不放在心上,常以糊涂自居,实际上,他是一个智慧的长者,是一个很性情的艺术家。在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历程中,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马黎 郑琳/文 吴煌/摄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