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史书上口碑不好的废帝却是个爱创新的文艺男 |
2015年11月12日 11:09:22 星期四 |
史书记载荒淫 实则恐有隐情 怎么看,这个男孩都跟“荒淫”二字完全搭不上边啊! 而且《汉书》里还记载,刘贺神智不大健全。 事实上,这一切都在大将军霍光的预料之中——皇帝年轻,容易控制,神智又不清,以后的朝政,尽在自己的股掌之下。 但27天之后,霍光忽然用失于检点的生活琐事,“行昏乱、危社稷”的罪状,动用上官皇太后的名义,将刘贺废归故国。 历史学家辛德勇在《由海昏侯墓谈到刘贺的生平》一文中认为,要是昌邑王的行为,真的危及社稷,理应尽人皆知,“然而,当时的实际情况,却是‘群臣皆惊愕失色’,显示出并没有相应的征兆,其间必有隐情。” 辛德勇说,刘贺着手调整宫廷禁卫兵马,诏命“王相安乐迁长乐卫尉”,也就是掌管太后寝宫长乐宫的戍卫,“这是控制上官太后的紧要职位,霍光对此当然已经忍无可忍,废黜其位不过是时间早晚的事情。” 如此看来,“荒淫”二字,多少有些荒诞。 史书记载荒淫 实则恐有隐情 怎么看,这个男孩都跟“荒淫”二字完全搭不上边啊! 而且《汉书》里还记载,刘贺神智不大健全。 事实上,这一切都在大将军霍光的预料之中——皇帝年轻,容易控制,神智又不清,以后的朝政,尽在自己的股掌之下。 但27天之后,霍光忽然用失于检点的生活琐事,“行昏乱、危社稷”的罪状,动用上官皇太后的名义,将刘贺废归故国。 历史学家辛德勇在《由海昏侯墓谈到刘贺的生平》一文中认为,要是昌邑王的行为,真的危及社稷,理应尽人皆知,“然而,当时的实际情况,却是‘群臣皆惊愕失色’,显示出并没有相应的征兆,其间必有隐情。” 辛德勇说,刘贺着手调整宫廷禁卫兵马,诏命“王相安乐迁长乐卫尉”,也就是掌管太后寝宫长乐宫的戍卫,“这是控制上官太后的紧要职位,霍光对此当然已经忍无可忍,废黜其位不过是时间早晚的事情。” 如此看来,“荒淫”二字,多少有些荒诞。 |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马黎 编辑:许佳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