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家西湖会所“钱王美庐”变身文化创意会客厅昨开门首展
2015年12月02日 11:36:50 星期三

    ■新闻助读

    转型升级后

    30家西湖会所

    现在怎么样了?

    2007年至2008年,各类高档经营场所如雨后春笋般开始在西湖边出现。据资料显示,2004年至2009年5年之间,西湖景区范围内有高档经营场所近40家,集中在沿湖南山路、北山路、杨公堤及植物园等黄金地段的就有20多家。

    久而久之,西湖边的高档经营场所渐渐变成了“封闭性消费”的会所,消费动辄几千、几万元,让普通老百姓望尘莫及。

    2014年初,杭州开展大规模专项行动,整治“会所中的歪风”,分批关停了30家位于景区、公园和历史文化建筑内的高档经营场所。

    截至目前,30家西湖会所已经全部改造或转型完毕,并重新开放。

    历时一年多时间,这些以前“只可远观”的地方纷纷走起了“亲民线路”,这其中也经历了一步步“摸石头”转型的曲折。

    第一家转型开业的是“西湖会”变身的“开心茶馆”,现在是湖畔居茶楼的连锁店,18元/位的龙井茶、红茶、菊花茶、八宝茶,茶点儿喝茶,饭点儿吃饭,受到了许多老百姓的欢迎。

    第29家转型升级后推出的“杭州国画院美术馆”,是原来的“抱青会馆”,就在断桥附近,红砖青瓦的欧式建筑,今年国庆第一次迎来长假客流高峰。

    这些原西湖会所的一举一动,时刻牵动着杭城百姓的心。百年老店“天外天”重新开业,最便宜的素包只卖2元钱;南山路上的“涌金楼”开设文化展示厅,并提供茶饮、咖啡等;“莲庄”改名“湖畔居花港店”,大家心心念念的“花港茶室”又回来了……

    现在在西湖边,这些曾经的“高大上”的会所变得越来越“接地气”。许多转型升级后的原高档经营场所在向大众敞开大门的同时,也在提升多元消费吸引并留住顾客,比如举办展览、接待小会议、卖主题纪念品等,通过“细水长流”,寻找一种适合自身的经营方式。

来源:今日早报 作者:记者 钱祎 /文 林云龙/摄 编辑:许佳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