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靠酵素减肥?高中生物绝对没学好
2015年12月14日 11:34:05 星期一

想要靠酵素减肥?高中生物绝对没学好

2015最火的减肥产品,莫过于酵素了。不仅那些号称“30天有效排毒”、“天然发酵水果瘦身”、“清脂神话”的酵素产品风靡网络,很多人还热衷在家里自制酵素。天然蔬果酵素所宣传的“减肥”、“养颜”、“排毒”等种种功效,被某些商家吹捧成了“健康的发动机”、“包治百病的神器”,成为众多爱美人士竞相追捧的对象。日本出现的包含几百种水果融合的“酵素药片”,几乎是中国游客“日本行必购对象”,而更多的酵素口服原液价格更是动辄上千元小小一瓶,依然有人趋之若鹜。

忍不住想问,“酵素”究竟是何方神圣?它的减肥功效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MOOK杂志书《食帖06:理想身材,吃即王道!》这期主打“靠吃减肥”,分享了国内外社交网络数百万人,亲身实践的饮食健康塑身法。其中,作者李晓彤的一篇《酵素真的这么神奇?还在相信排毒这回事?》为我们揭开酵素的“谎言”真相。那些成天喊着喝酵素可以美容养颜、可以减肥、可以抗癌、可以包治百病的,现在,科学家无情地告诉你:实际上,人体根本不能吸收外来酵素!而且,这并非什么高深的医学常识,而是最基本的生活常识。

你以为

酵素=酶=可以帮助人体消化,从而减肥

其实是

酵素进入人体→进入胃部→被胃酸消化→变性分解→变成不知何物

你以为

水果加蔬菜→放入糖和水,密封→发酵→生成含大量酶的自制蔬果酵素饮料

其实是

水果加蔬菜→放入糖和水,密封→发酵→释放出来的酶被微生物分解吸收→得到的是微生物活动后分泌或死亡释放的酶,酶含量微乎其微

什么是酵素?酵素=酶

先来说说酵素是什么。这是最近几年才流行起来的词语,但“酵素”一词并不是现在才有的新鲜事物。生物课上的“酶”都知道吧,其实,酵素就是酶,这两者是完全一样的东西,只是叫法不同而已。

准确地说,酵素也不是什么外来词,酵素是“酶”的中文旧称,只是日本人一直把酶叫做“酵素”。所以,那些成天把酵素想象成神乎其神玩意的人,你们真的知道,自己吃的就是“酶”吗?酶能减肥?高中生物课没学好吧。

酶对我们人体有什么作用?

学过生物课的应该都清楚,人的体内本身就有酶,大约有5000种,参与各种细胞活动。事实上,人体内的每一个反应都离不开酶的作用,包括看、听、感觉、行动、消化食物和思考等。

酶是一种高效率的生物催化剂,是一种加速细胞活动的物质,它的效率是化学催化剂的几千倍到几十万倍。酶少了,人就会生病衰老甚至死亡。所以,酶或者说酵素,对人体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口服酵素能帮助消化吗?

那么,最关键的问题来了,既然酵素如此重要,我们能否靠口服补充酵素来帮助人体消化,进而减肥呢?

答案是,就算人体内酶缺乏了,也很难通过吃来补充。

因为酶的实体主要是蛋白质,人们通过饮食所摄取的蛋白质,必须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水解成氨基酸。水解的氨基酸又会在其他酶的作用下,选择出部分必需的氨基酸,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重新结合,形成人体所需的各种蛋白质。从人体服用酶到其为人体所吸收的过程中,发生了许多复杂的化学反应。换句话说,人体吸收的酶会在蛋白酶和其他酶的作用下,发生变性或者分解,极有可能失去原本的活性,转化成其他物质。

以上解释是不是很拗口?总之,你记住,酶也秉承了蛋白质的娇气本性,它首先过不了胃酸这一关,会被胃酸消化变性。暂且不说“酵素”里面到底有多少是对身体有益的,光凭胃酸这一点,就足以使人们寄托于“酵素”上的所有养生保健梦想落空。

那些打着“清脂酵素”旗号的酵素产品,基本是以口服液或固体颗粒的形式出现。这些以口服形式为人体摄取的酵素产品,即便真的存在燃脂清脂的作用,然而当它们经历了唾液、胃酸等物质的洗礼之后,很可能就变成了另外一种形式。退一万步讲,即使这些酵素产品突破重重考验抵达人体内,如何保证这些各司其职的酵素产品能到达指定的目的地呢?丰胸酵素如何恰巧到达胸部?排毒酵素如何恰巧到达肠胃?基本上,外来酵素在人体内是找不到“工作岗位”的。

自制蔬果酵素法可取吗?

除了“酵素药片”、“酵素原液”,网上流传最火的健康神器还有“酵素桶”——自制蔬果酵素法。

这种自己在家制作酵素的方法不外乎如下:准备一个密封的塑料桶,把水果和蔬菜放进去,加入糖,加一点水,然后盖上密封盖,蔬果就会在里面发酵,产生所谓的“酵素”。等待两周左右,一桶“自制酵素饮料”就完成了,取出泡水饮用,味道酸甜可口,看上去似乎比酵素药丸更靠谱。这种方法制作出的酵素有没有保健或者减肥功能呢?

同样的答案是:没有。

正如前面说的,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这些从蔬菜水果中释放出来的酶与其他蛋白质一样,很快会在发酵过程中被微生物分解吸收。你最后辛苦收集到的酵素,哪里还是蔬果最早分泌的酶,根本是微生物活动后分泌或死亡后释放的酶,这个实际含量是微乎其微的。可以说,如果你想吸收更多的蛋白质,不如直接吃掉那些水果蔬菜来得更快些。而且,在这个发酵过程中,会产生有益菌,也会产生大量有害菌,你稍微制作不仔细,很可能就会产生食品安全问题。

因此,无论是水果还是蔬菜,当然是越新鲜越好,迷信毫无科学根据的酵素,是万万不可取的。

生活中,类似“清脂酵素”这种把普通的分子物质商业化的产品比比皆是,在各类商家花言巧语与网络谣言的包围之下,我们需要以辩证、理性的思维方式去揭开层层面纱。

多知道一点

脂肪并不是“大魔王”

了解酵素的真相后,我们再来看看令女孩子们闻之色变的脂肪到底是什么?与其辛苦节食、断食,不如回归常识。

提起脂肪,人们的认知往往停留在“脂肪=油=发胖”的印象上。事实上,脂肪并不是“大魔王”,是形成细胞膜和激素的重要物质,是保障人体热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你一味追求瘦身而完全不摄取脂肪,或脂肪摄取量不足,会出现皮肤干燥、体质变差等问题。脂肪的种类很多,有好也有坏。总的来说,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结合而成,决定脂肪好坏的主要就是看脂肪酸。如饱和脂肪酸,大量出现在黄油、牛油、乳制品和蛋黄中,如果摄入过高可能会导致胆固醇过高。

不饱和脂肪酸又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及多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中的OMEGA-9,多存在于橄榄油、豆油、芝麻油和花生油中,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可保护血管壁、降低乳癌和心脏病的发病率,但人体自身可以合成OMEGA-9,并没有额外摄取的必要;而多不饱和脂肪酸通常指OMEGA-3和OMEGA-6,OMEGA-6有益新陈代谢,可预防皮肤干燥缺水,OMEGA-3可促进血液循环,使皮肤水分均衡有活力,但在植物中含量很低,我们如果不额外摄取,很容易不足。所以想要让皮肤美美有弹性,千万不要刻意害怕脂肪,应该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深海鱼类和海藻类食物,还可以在日常用油中适当添加亚麻籽油。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文 潘卓盈 编辑:许佳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