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年前的人怎么过日子 南宋时的牙刷你见过没? |
2016年01月21日 14:49:32 星期四 |
巴掌大的铜镜背后有logo 还自带防伪“密码” 过了腊八,临安城已经有了新年的气氛,宋氏夫妇便合计着入城看看有无新鲜事物,既是外出,桂花不免要仔细打扮一番,拿出了压箱底的金凤钗。 展览中这支金凤钗长13.5厘米,重18.3克,簪头一端是一朵花托起荷叶形的金台,台上独立一只凤鸟,仔细看看,这种款式的凤钗有点萌萌的婴儿肥。 一手拿钗,一手掌镜,桂花把金凤钗推进了发髻。桂花用的这面四方倭角铭文铜镜,边长10.7厘米,只有杯垫一般大小。 在背面左侧长方框内有四列竖行铭文:“元祖(柤)杭州抱剑营高家青铜照子本店即不曾往外处货败恐悮使用主客请记壹两四十文足”共三十七字,信息量确实爆棚,如“壹两四十文足”就标明了这面铜镜明确的价格。 铭文中的“抱剑营”又名“宝剑营”,是一个地名,后世沿袭了军营之名且讹“宝剑”为“抱剑”,原是吴越王钱鏐屯军之处,现在杭州城清河坊东北方向。 其实南宋时期,镜子背后多有铭文,大多记录了铜镜的商号,相当于品牌或商标,颇有点现代logo的意思。所以铭文中,“高家青铜照子”指高氏生产销售的铜镜,高家是商号名。而其中照子,就是镜子的意思。 “本店即不曾往外处,货败恐悮使用”,则告诉顾客本铺所生产的铜镜不在外地销售,如果你在店外买了,质量不保证,这还自带防伪功能呢。 骰子有个曾用名,叫做“琼” 还有骰子长得像陀螺 上图下图其实都是骰子 宋潇洒夫妻二人由钱塘门入城,已经是饭点了,喝点小酒,吃个中饭吧。 在临安生活中,骰子与酒是难舍难分的。本次展品中就有10颗大小不一的南宋骰子,造型与现在通行的色子无差,正方六面体的骰子,有瓷制、骨制、木制的,颜色也有深浅,它们的八个角都被打磨成圆角。骰子有个曾用名更是好听:“琼”。 一旁的陀螺也与酒有关?南宋官窑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说:“其实,这是一枚变了装的骰子,它模样同陀螺,但那陀螺的圆盘被六等分,并刻有相应的骰点。” 骰子可以用来行酒令,八卦一下,据《西湖佳话》记载,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便是骰子高手。 微信“西湖晓蛮腰”为此文物展提供的免费语音和文字讲解将同步上线,游客只需要关注“西湖晓蛮腰”,发送“官博”到后台,通过微信对话框回复相应编码,就能收听语音讲解,14条讲解讲述了14个南宋器物的故事。也可以在“西湖晓蛮腰”的下拉菜单“西湖·听见”中,直接点击收听。 官博更有两场讲座连续奉送:1月27日,“印象‘天城’:图说临安人的品质生活”;1月30日,“舌尖上的临安——南宋饮食文化讲座(上)”。具体内容和报名方式,微信“西湖晓蛮腰”也会有详细介绍。 |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首席记者 杨晓政 实习生 王呈伟 通讯员 张必萱 范雨涵 编辑:许佳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