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哪些高危因素易诱发心梗? 急性心梗发生后要不要装支架?
2016年07月11日 08:09:00 星期一

本报讯 大家知道心梗在冬季易发作,其实,夏季也是心梗的高发季。

连续熬夜,诱发急性心梗

近日,浙大国际医院心内科接诊了一位36岁的急性心梗患者。

患者陈先生,前不久工作较忙,连续几天每天加班到凌晨两三点。有天下午,他在上班时突然感到胸闷、胸痛,满头大汗。同事见状,赶紧打了120。

120救护车到后,医生一看陈先生的症状是急性冠脉综合征,赶紧让他吃了“急救药”,胸痛、胸闷症状很快缓解。坐上救护车到医院时,他已没有不适感,急诊医生建议做检查,他觉得没必要,坚持回家。

没想到当晚12点多,陈先生再次出现胸闷、胸痛,这次症状比下午更严重,感觉呼吸困难、喘不过气来。家人赶紧打了120,将他送到浙大国际医院。

接诊的心内科马丽萍副主任医师了解情况后,马上为他做了冠脉造影检查,发现他前降支已堵了90%。

“病人平时有抽烟、喝酒的习惯,饮食上吃得比较油腻,不大爱吃蔬菜,体形也偏胖,这些都是导致心梗的高危因素。”马医生说,急性心梗以前通常是年纪大的人容易得,现在年轻人得的也不少见。排除基础疾病、家族史等因素,抽烟、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病例越来越多。

夏季出汗多、喝水少,易诱发心梗

心梗和季节密切相关。寒冷会刺激血管收缩,心血管疾病冬天高发;夏季也是心梗高发期。

马医生说,夏季温度高、气压低、湿度大、出汗多,这样的天气让血管中的血液变得黏稠,血流速度减慢,沉淀物增多,若再合并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就会导致血栓形成。

她提醒,到了夏季,有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多喝水,稀释血液黏度。同时,最好午睡半小时,放慢工作和生活节奏,放松心情。有心血管疾病史的人,家里要常备血压计、血糖仪,定时监测,身边要常备急救药物。

“目前对于急性心梗患者的治疗,国际标准是从进入医院到血管开通的时间不超过90分钟。然而,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耽误治疗的宝贵时间。因此建议患者及家属,一旦怀疑是急性心梗发作,一定要第一时间呼叫120,赶往最近的医院治疗。”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俞茜茜 编辑:余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