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脑梗患者增一倍 每450到650个杭州人就有一个发生脑血管意外
2016年10月26日 08:51:58 星期三

好好在家休息,突然倒地偏瘫失语,前天傍晚,44岁的王女士经历了惊险一幕,她突发大面积脑梗死,被送入市一医院抢救。经历一小时的手术,才将大脑动脉血管内的血栓取出。

今年入秋,10月2日至今,市一医院已经做了14台脑梗手术,神经内科副主任殷聪国说,天气变凉,脑梗的患者比以往多了一倍。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为150/10万至220/10万,估计每450到650个杭州人中,就有一个会发生脑血管意外,80%是脑梗。

心脏血栓堵住脑内大血管

王女士是安徽人,在余杭打工,前天下午1点,她在家休息时发生了意外。

“好端端的一个人,突然倒在地上,半身偏瘫,连话也不会讲了。”丈夫张先生说,当时大家都吓坏了,傍晚5点半叫了120将王女士送到市一医院。

疾病来得突然,一定存在诱因。市一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殷聪国仔细询问后得知,王女士患有甲亢,已有10多年,还引起了心脏病的并发症,最近一段时间一直有房颤,“房颤可导致心血管内长出血栓,加上天气变化等因素影响,血栓脱落游走到大脑里,引起了脑梗塞。”

血栓很大,常规的溶栓行不通,时间不等人,怕引起脑水肿、脑疝等致命并发症,殷主任当即带领团队,为王女士做急诊取栓手术。晚上6点上台,7点完成手术,当天夜里10点,王女士终于清醒过来,半边身体也恢复了知觉,昨晚已能下地走路。

“脑梗死的患者中,不少人患有房颤,按理应该服用抗凝药物,但许多人不当回事,加上天气变化,特别容易发生脑血管意外。”殷主任说,严重的脑梗患者应该尽量在6小时内做手术,王女士能恢复健康,与救治及时也有很大关系。

10月份脑梗患者比平时多一倍

脑梗又叫缺血性脑血管病,俗称中风,今年以来,市一医院急诊室已接诊八九十例脑梗接受手术的患者,年龄在40到80岁。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今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的脑血管病患者中,40到64岁的中年人占了整体发病人群的40%,而可能会发生脑血管意外的高危人群中,60%都是中年人。

昨天,殷主任特地翻查了手术记录,10月2日至今,医院已经做了14台急诊取栓手术,每一两天就有一例,“平时每个月只有七八例脑梗患者,这个月降温,患者立马增了一倍。”

殷主任说,脑梗的发生与季节有关,现在这段时间气候反复变化,正是高发季。估计下周强降温后,脑梗患者会更多。

为什么降温可以诱发脑梗?

殷主任解释,天气忽冷忽热,人体的血压和心率都会发生变化,中老年人身体调节能力差,加上有房颤、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就容易出现脑血管意外。

 

推荐新闻:

临金高速金东段年内开建 临安至金华只要1.5小时

未来丁桥怎么变?有个公示等你提意见

杭州孩子秋游去哪儿?小调查的结果你肯定没想到

本月浙A车牌竞价有上涨 个人最低成交价19100元

马上要跑的杭马新线路 是一个一个轮子滚出来的

  

识别患者可用"FAST"原则

脑血管病分为脑梗死和脑出血,但脑梗占了80%以上。在市一医院神经内科病房,10个脑血管病患者里有9个是脑梗。殷主任说,两者发病呈现南北差异,南方人的血压控制和饮食习惯相对于北方好一些,因此脑出血远少于脑梗。

脑血管病有四个特点: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大约每450到650个杭州人中,就有一个会发生脑血管意外,这个比例比肿瘤要高出许多,位居居民死亡原因第一位。据世界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每4个脑血管病患者中,就有3人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疾。

日常生活中,脑血管意外有个FAST原则,帮助大家快速识别:Face,观察患者微笑时面部有无歪斜;Arm,双臂平举,观察是否无力垂落;Speech,观察患者说话有无口齿不清;Time/Telephone,如有符合上述情况,应立即拨打120并送往医院。

“脑梗发病迅速,应对时最重要的关键点在于‘快’,时间就是‘大脑’。要求自发病起3到4.5小时内,将患者送到有溶栓或取栓条件的医院,并配合医生尽快做出科学有效的治疗决定。”殷主任特别提醒,在送入医院前,不少患者会出现呕吐,为预防呕吐物窒息,这时应该让患者平躺,并将头侧向一边。

 

推荐新闻:

2022年前 杭州将建成12条地铁及城际轨道

上周杭州日照0小时 多雨的初秋会持续多久? 

未来丁桥怎么变?有个公示等你提意见

杭州孩子秋游去哪儿?小调查的结果你肯定没想到

本月浙A车牌竞价有上涨 个人最低成交价19100元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柴悦颖 通讯员 张颖颖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