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病磨人发病率蛮高 |
2016年10月27日 08:23:15 星期四 |
咽喉似乎被人掐住了,胸口似乎梗阻了,没有感冒喉咙却又干又痛又咳嗽…… 在杭州体育场路某写字楼上班的郑先生,自本月初以来,被一种奇怪的病症折磨得痛苦不堪、茶饭不思。这是什么病呢?他先后找过杭州市中医院和浙江省中医院,他向医生诉说,一是喉咙发硬发紧,就像人悲伤时的喉管发硬,只不过他的难受要重十倍;他的咽喉还有一种强烈的被人掐住的感觉;而胸口,就像压着一块大石头,感觉食道被什么梗阻着。可做了心电图,正常。做了胃镜,也正常。 到底怎么回事?杭州市中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陈志凌主任医师诊断是:食管反流,并开出了对应的药物。浙江省中医院做的胃镜确认了这一判断,而且还发现,这是胆汁反流引起的食管返流,比一般的反流情况更严重,也更难受。“现在的食管反流症,发生率越来越高。”浙江省中医院著名中医专家钦丹萍教授说。 那么,现在的食管反流“普及”到什么程度?可能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早上起来,喉咙发干发紧,有点辣辣的痛,就以为自己是感冒了。陈志凌说,其实如果没有其他的感冒症状,这些症状很可能是食管反流引起的。 陈志凌说,这个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发烧心、泛酸、胸痛等症状和并发症的一种疾病。可导致食管炎和咽、喉、气道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烧心和反酸是胃食管反流病最常见症状。烧心是指胸骨后或剑突下有烧灼感,常由胸骨下段向上伸延;部分患者有吞咽困难,可能是由于食管痉挛或功能紊乱,症状呈间歇性发作,固体或液体食物均可发生,少部分患者吞咽困难是由食管狭窄引起。 “除了让人喉咙不舒服、声音嘶哑、咳嗽,还会有烧心、咽喉发硬发紧、恶心,还会诱发哮喘、鼻炎,新生儿肺炎也跟它有关,严重的可以致死。” 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得了这个病,或者因为没有找对原因总是治不好。陈志凌发现,耳鼻喉科门诊中,这样的病人越来越多,10个人里4个有反流的问题,还有一个调查说,整个人群的发病率有20%,甚至更高。 上月,陈志凌收治了一个16岁的小姑娘,咳嗽3个多月,总觉喉咙痒,有痰黏在喉咙上,到另一家医院的呼吸科看了两次,查不出什么问题。到了他这里,发现没有鼻炎、也没有鼻窦炎,就建议做胃镜,结果发现十二指肠溃疡——胃不好,胃食管反流到咽喉部,引起咳嗽。 通常,耳鼻喉科医生会给病人做一份问卷,根据评估来判断病人患反流病的可能性。陈志凌也给小姑娘做了评估,判断反流的可能性很大,给她开了治疗反流的相关药物。 就在上周末,一位60多岁的大伯向陈志凌诉说自己喉咙不舒服,认为自己是反流,吃了药,效果不好。陈志凌向他解释,反流可以分为很多情况:有些人是胃酸反流,反上来是酸的;有的人可能是胆汁反流,碱性的;还有的人总打嗝,反上来的是气体;有的人白天严重,有的人是晚上睡觉时反流。 “这些情况,光做评估表是无法知道的,而且评估表中涉及很多胃部症状的描述,但实际上很多人没有烧心等胃部症状。”据陈志凌介绍,发达国家的反流病发病率比中国还高,因此检测方面也有很多新的突破。最近,该院就从国外引进了一种可以24小时监测咽喉PH值的设备:一根细细的软管,从鼻子伸进咽喉部,软管一头是探头,可以随时监测咽喉部的PH数值,另一头是个蓝牙设备,跟一个手掌大小的盒子对应,随时显示监测的数据。咽喉部PH的正常范围是6.5到7.5,如果数值低于6.5,就可以判定反流。 问及为何现在的反流越来越多,陈志凌分析原因:大部分胃酸倒流的原因,是由于食道连接胃部的下食道括约肌松弛,未能发挥守门员的作用,令胃酸倒流入食道。此外,不良饮食和精神压力大也是两大原因。 吃的方面,简单说就是吃得太多,零食不停,特别是水果、咖啡、酸奶、各种碳酸饮料;饮食中高油高脂的食物太多,引起胃酸增高。还有一些老年人,因注重养生,吃杂粮、吃水果过多,所以得反流的也很多。年轻人,往往因为熬夜或晚上健身,很迟还吃东西,打乱了胃的作息习惯,也是反流的一个诱因。 至于精神上,很多人压力大,有焦虑、紧张症状,引发了胃部疾病,引起了食管反流。 所以,预防或治疗食管反流,也不复杂,除了对症吃药,要避免精神压力过大,少食多餐,低脂肪,清淡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不宜吃得过饱,特别是晚餐;睡前不要吃东西;忌烟、酒和咖啡,餐后不要立即平躺,睡眠时应把枕头抬高,以减少胃酸反流。 评估一下,你有没有食管反流 过去几个月以下症状是否困扰你?(以下每一项分值为0-5分,0分为没有症状,3分为中度症状,5分为非常严重),各项评分相加,如果总评分大于13分就可以判断为反流,建议就诊。 1、 声嘶或发音障碍 2、 持续清嗓 3、 痰多或者鼻涕倒流 4、 吞咽食物、水或药片困难 5、 饭后或躺下咳嗽 6、 呼吸困难 7、 烦人的咳嗽 8、 咽喉异物感 9、 烧心、胸痛、胃痛 |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尤佳 半岛 编辑:郑海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