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体验式学习 落地绿色生态社区建设 融合地域特色的拱墅社区教育独具光彩 |
2016年11月07日 07:11:10 星期一 |
![]() ![]() ![]() ![]() ![]() ![]() ![]() ![]() 明天,浙江老年开放大学拱墅学院揭牌。这意味着,老年类松散型的社团活动,将升级为课程化、精品化的项目工程。在杭州各城区,这是第一家!为此,拱墅区投入200万元资金,全新改造教学大楼,提供场地保障。 而同一天,拱墅区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启动。在一周时间内,全区将开展一系列面向各个年龄层居民,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学习活动。 让每一位市民都有机会有兴趣来参与学习、终身学习;不断丰富学习资源,构建学习服务线上线下平台;让市民在每一个街道、每一个社区都能找到学习的场所,体验到终身学习的快乐——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今天,本报就选取拱墅在推进社区教育中最有亮点的特色举措,展现社区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运河学习长廊 独具拱墅特色 倡导体验式学习——让学习成为市民的生活休闲方式 精彩样本 将文化场所串珠成“廊”,这就是拱墅区的运河学习长廊。美景作伴,倡导体验式学习,学习长廊已成为拱墅打造“学习型城区”的“金名牌”。 出彩画面: 在美景相伴中品文化赏工艺学知识 “伴着书香,坐在凉风轻拂的运河边,太幸福了!”沈女士是位退休教师,20多岁开始就一直住在运河边,见证了30多年来运河的变化。平时只要有空,她就会从家里走到拱宸桥西的河畔书屋,借上一本书,倚靠在河岸边,有美景有书香,从容地待上一个下午。 何止她一人!走近运河,走进拱墅运河学习长廊,已经是很多拱墅市民的生活习惯。运河的美,不仅在于她秀丽的风景,更在于她的文化底蕴。而运河学习长廊,就是要把这份底蕴展现出来。 说是“长廊”,并不是真的有这么一条廊,它指的是以运河为线,把沿线有文化韵味的场所,如博物馆、历史街区、茶馆、书院、遗址、遗存等进行提升改造,增加学习项目,丰富学习内容。如今,35个“悦学点”形成了富有运河特色的水陆长廊式学习线。 桥弄街的工艺美术博物馆里,怎么粘扇子、怎么做西湖绸伞,各种手工艺培训班,免费向公众开放; 拱宸桥西的舒羽咖啡,不定期举办诗歌、摄影、音乐、绘画等艺术沙龙; 拱宸桥东的大运河博物馆内,正在举行一场关于运河绘画的展览,参观者络绎不绝; …… 每天,在运河边,在运河学习长廊中,或热闹或安静,散发着浓浓文化氛围的学习画面随时都可以看到。 深度点评: 体验在学习中 学习在享受中 运河是拱墅的母亲河,运河文化是拱墅的宝贵财富。“运河学习长廊”,已经成为拱墅区打造“学习型城区”的一张“金名牌”——与众不同,散发着拱墅特有光彩。 众所周知,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已日益深入,可在推进中,也会遇到问题:如学习资源建设各自为政,共享率、利用率不高;学习资源建设不够丰富,还是停留在阅览室、资源教室等物质资源建设,有一些在老百姓中受欢迎程度不高。 而拱墅的学习长廊建设,不仅解决了这些疑难问题,而且倡导的是体验式的学习方式,大受市民欢迎。拱墅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学习长廊的建设,将其作为文化创意产业扶持,出台了促进产业发展的一揽子政策。 更“接地气”的是,学习长廊倡导的是共建共享机制,市民参与、部门参与,企业也可捐助。每年拱墅区在学习长廊建设项目确定之前,都会向市民征集“金点子”,让市民提出自己喜欢的项目。在活动开展中,市民也通过当志愿者,参与各项活动。所有“悦学点”均免费向市民开放,无论是常住居民还是“新市民”,都能平等享用公共学习资源。 可以说,广大市民既是学习资源的建设者,又是学习资源的享受者、保护者,这就大大激发了市民参加体验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体验式学习的优势。在这样开放包容的学习环境中,市民收获到的不仅是知识,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生活的休闲方式。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参与运河体验学习的市民已经达数百万人次,成为拱墅社区教育的一大特色。在运河学习长廊的有力带动下,全区形成了“体验在学习中,学习在享受中”的良好氛围,为学习型城区建设打下良好基础,促进了和谐社区的建设。 |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文/通讯员 郑研 郑德雄 记者 张向瑜 摄/记者 李忠 编辑:汪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