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感冒给了牛大伯致命一击 成功换肺让他绝处逢生 |
2016年11月23日 09:03:27 星期三 |
本报讯 72小时绝处逢生,这种只有在电视剧里才会发生的桥段,被65岁的牛大伯碰上了。近日,牛大伯因双肺衰竭,当地医院连发多张病危通知书,一家人都快绝望时,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多学科联合协作,为他成功换肺。 牛大伯,台州人,患间质性肺病十余年,这种病会逐渐使人的肺部纤维化,最后像石头一样失去弹性。牛大伯呼吸越来越困难,胸口像套上了“铁箍”,一年前,他已经无法出门,需要长期在家吸氧,住院是家常便饭。 一个月前,天气转凉,感冒引起的肺部感染给了牛大伯致命一击,病情迅速恶化。尽管当地医院全力抢救,但他的情况还是不容乐观,咳嗽稍微一用力,就会出现濒死的感觉。11月4日,家属请求浙大一院专家会诊,呼吸科周建英主任及多学科诊疗(MDT)相关专家一致认为,急诊肺移植是唯一的方法。但器官移植,一时半会儿去哪里找供体?家属再度陷入绝望。幸运的是,第二天晚上,牛大伯等到了供体。 11月6日,牛大伯转到浙大一院等待移植。浙大一院专家看到他时,都被他的情况惊到了,身高180厘米的牛大伯躺在急诊担架上烦躁不安,呼吸急促,面色灰暗,口唇、指端青紫,全身湿冷,大小便失禁;监护仪屏幕上显示的氧饱和度只有58%,换成氧袋高流量吸氧后测动脉血气,氧分压只有49mmHg,几乎只有正常人的一半。 浙大一院ICU主任方强立即给他做了相关治疗,并为第二天的肺移植术后监护做好准备。输血科主任谢珏、麻醉科主任祝胜美、手术室陈石妹护士长等也做好各项准备。11月7日下午2点,牛大伯被推到手术室门口,准备接受肺移植。一旁的老伴红着眼睛,不停地给他鼓励加油。手术由肺移植中心韩威力主任主刀,当牛大伯布满颗粒状结节、像石头一样毫无弹性的病肺切除后,灌注整修妥当的供肺立刻移入胸腔内,在多学科配合下,手术很顺利。目前,牛大伯恢复良好。 特发性肺纤维化,大多发生在中老年男性人群,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部分患者会因呼吸衰竭或并发症而死亡。眼下正是感冒高发期,而感冒极易引发肺部感染,这对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来说可能是致命的,一旦进展为呼吸衰竭,病人平均生存期只有2-4年。 “肺纤维化肺移植的手术方式,主要有单肺移植、双肺移植,一般年纪大的病人做单肺移植,手术损伤小恢复快,60岁以下尽量做双肺移植。”韩威力主任说,浙大一院肺移植中心已完成多例肺移植手术。 |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葛丹娣 通讯员 王蕊 编辑:李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