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造鼻子 机器人开刀 AR治恐高 |
2016年12月19日 11:06:45 星期一 |
近年来,浙江省中医院加速购置、更新先进的医疗设备,以提升整体医疗水平。图为今年新购买的先进的320排640层螺旋CT,可精确检测心肺异动,且速度快,剂量可调。 于伟 摄 几乎每一个到过医院看病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做个磁共振,机器是外国进口的;拍个CT,CT机是外国品牌;体内装个支架,医生会问你,装国产的还是进口的……这样的体验,起码告诉我们两点:医疗器械与我们每一个人的健康密切相关;我国的医疗器械发展,任重道远。就在上周召开的2016医疗器械创新西湖论坛上,我省医疗界、特别是医疗器械界的大腕们、专家学者们,汇聚在一起商讨医疗器械该怎样发展,为浙江的万亿健康产业作贡献;该怎样通过医疗器械,为浙江的5000多万城乡居民健康服务。 我国著名的外科专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从微创医疗的角度,切入医疗器械:21世纪外科发展路在何方?微创肯定是其中之一。而微创只需要开几个孔就能完成手术,这个得益于器械以及其他学科的发展。目前,我国很多微创器械是进口的。从发展的眼光看,我们要自己发明、创造一些东西替代国外进口的设备。邵逸夫医院的腹腔镜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我们有自己的器械发明。如果老是引进人家的东西,你可能永远也超越不了人家。蔡秀军以邵逸夫医院对从德国引进的肝脏微创手术设备进行改进创新为例,证明有“自己的东西”多么重要。 |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周象 朱旭东 编辑:实习生 尹文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