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听说过“醉油综合征”?看完我也是“醉”了
2016年12月19日 11:13:36 星期一

    寒冬一到,呼吸系统的压力就大了,生病的人也多了。但昨天,浙江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唐婷玉发出的提醒,虽然与呼吸系统有关,却与寒冷无关——预防“醉油综合征”。

    很多会做菜的人有过这样的体会:辛辛苦苦做了一桌子菜,自己却一点胃口都没有。有时,简单炒个菜,却眼睛发涩、喉咙发干,甚至还出现头痛、胸闷和耳鸣。唐婷玉说,这是“醉油综合征”找上门了!

    这个“醉油综合征”是啥?有预防的方法吗?唐婷玉说:“醉油综合征”发生在很多厨房掌勺者身上。例如主妇和厨师,可能在做完饭后,产生各种身体不适,包括恶心、食欲不振,眼睛、鼻子、咽喉不适,头晕头痛、胸闷耳鸣等症状。她认为,引起“醉油综合征”的罪魁祸首,就是做饭产生的油烟。在炒菜做饭的过程中,烹调油在高温状态下会产生油烟,其中含有许多具有刺激性的有害物质,损害呼吸系统、皮肤等的健康,同时,油烟味还可能降低人们的食欲。

    “当然,‘醉油综合征’并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疾病,而是像‘假日综合征’‘应激综合征”一样,是被用来形容不适症状的俗称。”

    不过,小油烟里确实存在大隐患。厨房油烟会增加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并且是肺癌的重要致病因素。虽然,厨房的油烟污染范围和持久力比不过窗外的雾霾,但油烟除了会让人产生“醉油综合征”,很多研究都证实,烹调时产生的油烟中,含有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和有毒有害物质,是更大的健康威胁。对于本身就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它可能会加重病情,诱发哮喘、炎症。

    预防“醉油”,唐婷玉提出了几个方法:

    改变原有的烹饪方式,油温不要过热,多采用焯、煮、清炖等不产生油烟的烹饪方法,减少油炸的次数。做饭时戴个口罩也可减少油烟的伤害;

    不要使用反复烹饪的油,选购食用油时应选择质量有保证、杂质少的油,因为劣质油脂下锅后会产生更多的丙烯醛,对健康造成威胁;

    要注意厨房的通风,尽量选用一些科技含量较高、可彻底清除厨房油烟的设备。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张伟娟 编辑:实习生 尹文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