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杭州有位七旬摄影师重走11个世遗点 点亮大运河的11颗“夜明珠”
发布时间:2024-06-06   杭州日报

近日,杭州日报联合上城、拱墅、滨江、萧山、临平区委宣传部共启“国之大运·非凡十年——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大型融媒报道以来,众多响应者如潮水般涌来。我们收到了数百幅大运河照片,充分感受到了大家对母亲河的热爱;同时也收到了许多人与运河双向奔赴的故事,充满温暖与感动。

在这场征集活动中,有一个寻找“夜明珠”的人格外显眼——

70岁的杨志坚带着相机,穿梭于大运河申遗杭州段的11个世遗点,用镜头点亮了11颗璀璨夺目的“夜明珠”,记录下大运河的美丽之夜。

“我从小生活在拱宸桥,可以说是‘大运河的儿子’。”杨志坚笑着说。身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杨志坚这些年拍了数万张大运河照片。在他眼中,杭州段的大运河,犹如一条流金岁月中的翠链,镶嵌着11颗熠熠生辉的“夜明珠”。

为什么是“夜明珠”?因为他格外青睐夜幕之下的大运河。以《11颗夜明珠》为名,两年前,杨志坚曾一一走遍大运河申遗杭州段的6个遗产点和5段河道,在11个点位各拍了1张照片,记录下每一处的历史厚度和新时代的美好变化。

其中一张照片里,夜幕笼罩下的拱宸桥,桥身被黯淡的光线勾勒出古朴而庄重的轮廓,桥上行人来来往往,悠闲自在。长曝光下,过往船只的航灯幻化为一道亮黄色的流光,倒映在静静流淌的运河上泛着幽微的波光,与对岸桥西历史文化街区那一盏盏红灯相互映衬……

桥依旧是那座桥,然而滔滔河水,驰而不息。拱宸桥一带在这悠悠十年间,城市界面焕然一新,人们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不断推陈出新,将传统业态与时尚文化有机融合,集居住、商业、创意产业和文化旅游为一体;316户原住民枕河而居,夏夜的桥头广场总是人头攒动,有纳凉的人群、跳广场舞的方阵、写地书的身影……而南侧的戏台常常会有文艺演出举行,登台表演的大多是来自民间的“明星”,重塑运河沿岸的活力。

另一张照片也让杨志坚印象深刻。那是上塘河杭州段,当他辗转赶至欢喜永宁桥时,突然看到一艘船摇摇晃晃驶远,映衬着远处半山望宸阁,再远处一列火车正好呼啸而过,留下一条红色轨迹……他赶紧“咔嚓”,一看特别满意,一快一慢的节奏构成了杭州特有的和谐美。快是杭州的发展,336户蔡马人家乔迁新居,创新杭州回迁速度;慢是杭州的宜居,善贤社区公约自治,讲文明蔚然成风……

在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这一意义非凡的时刻,杨志坚决定重走世遗点,捕捉每个点位当下的独特韵味,丰富大运河的影像记录。“这些‘夜明珠’不仅照亮了杭城的夜晚,还是文化的载体、历史的记忆。它们的存在提醒着人们,这片土地上的故事远比我们所知的更加丰富多彩。”他感慨道,“这一次寻访之旅,是我人生旅途中一段难忘的记忆,将永远镌刻在心间。”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吕烨珏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