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拱墅区朝晖街道朝晖三区、六区、七区等5个小区的居民都在聊一件“大事”:小区里新安装的一批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已经通电了。这批充电桩是从7月5日开始陆续动工安装的,工程车进进出出的,好多居民当时就围观议论:“这是个大工程啊。”
可能是考虑到新能源汽车车主的充电需求太迫切,前些天,相关社区特意在充电桩旁设置了告示牌作提醒:“充电桩设备已安装完成,暂未启用,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据悉,充电桩正式投用时间预计为8月中旬。
辖区内老小区众多的朝晖街道为什么会下定决心启动这样一项“大工程”?这项工程为什么让居民如此关注?
要回答这些问题,得从今年2月的一起投诉说起。
声音
买新能源汽车,给自己买回一堆麻烦
今年2月底,有朝晖街道居民投诉称,小区里常有新能源汽车飞线充电的情况。有居民通过接线板从家中接出十几米长的电线,通宵给车辆充电,令不少人忧心忡忡——曾经发生在电动自行车上的安全隐患,如今“转移”到了新能源汽车上,让人怎能安心睡觉?
然而,对于新能源车主来说,回小区停车充电是一种“刚需”,爱车没“饭”吃就跑不起来。
两年前,朝晖三区的新杭州人叶女士因为通勤距离较远,购置了一辆纯电动的新能源汽车代步。买车前,她做足了功课:车型选得小一些,方便“见缝插针”;老小区没法充电,就提前去离家和公司近的充电点踩点。可车买来后,她发现自己做的功课还是“不及格”:为了充电,她只能在公司附近充电点或离家最近的西湖文化广场充点电,有时一等,回家就晚了,找停车位又成了难题。“住在老小区开新能源汽车,只好习惯这种麻烦了。”她苦笑着说,“人家是去商场吃饭,顺便充电;我是为了充电,特意去商场吃饭。现在我只能尽量减少充电次数,基本一周只充一两次。”
鲁先生是老杭州人,也是小区里较早购置新能源汽车的居民之一。2018年,为了方便接送孩子和通勤,他买了一辆混动新能源汽车。购车时,他联系了售车企业,在自家单元楼前安装了一个私人充电桩。安装不难,社区也表示同意,可如何正常使用充电桩却成了个麻烦事。起初,充电桩装在两幢居民楼间的绿化带里。鲁先生住的居民楼里的邻居们倒没什么意见,可对面楼里的居民有意见。没办法,充电桩被迁到了鲁先生住的居民楼门口。“我们楼里的邻里关系很融洽,充电桩装在门口,大家也都理解。”鲁先生说,“只是充电线长度有限,万一门口的停车位被其他车占了,充电桩就没用了。”
这些年,鲁先生为正常充电想尽办法,热心的邻居们有时还帮他占住门口的停车位,等他回来再将车挪走,让他的车能充上电,可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小区里常有去附近医院看病的人来临时停车,我们楼下的停车位特别俏,很多车一停就是三四天,我也只能眼巴巴看着。”鲁先生说,如今他使用最多的出行工具还是电动自行车,“儿子上大学,不用我接送了,我自己上下班骑车就好了。你看,我的车子已经在门口停了5天了……”
观察
“新能源”进老小区,难在哪里
“新能源”和“老小区”,真的是一对“反义词”吗?为此,记者在朝晖街道多个小区进行了实地观察。
朝晖三区和朝晖七区隔河东路相望,两个小区的内部道路结构类似:干道宽,侧方停车后仍有4米左右宽的道路空间,而支路窄小,停车之后仅剩2米左右宽的空间可供通行。白天上班时段,两个小区内都还有少量停车位,停车位基本集中在支路上或距离进出道闸较远的区域;到了傍晚6:30左右,停车位就会出现饱和。这意味着,6:30之后回家的居民要找到停车位就得“碰运气”。
朝晖六区的情况不太一样。小区内部停车位不算少,但由于附近有大型医院,当医院停车位出现饱和时,就医人员会将车辆停至小区内部车位,因此,新市街道闸日间进出车辆较多,小区内部靠新市街较近的停车位也都被停满。
没有地下停车场,地面停车位受楼房间距、绿化带空间、必要通行条件等限制,停车对于各老小区的居民来说本身就是一个问题。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数量的增长,老小区停车位更显紧张。除了要和燃油车“抢”车位,充电也成了摆在新能源车主面前的一道回避不了的“附加题”。
根据朝晖街道的统计,12个社区的37个生活小区里,已登记的新能源车辆有1098辆。充电设施368处,主要集中在公共充电站、商场及新建商品房小区内;各老小区内仅有零星的私人充电桩,充电设施缺口普遍存在。
“停车+充电”,难度叠加之下,个别车主选择飞线充电成了“无奈之举”,却也给小区安全落下了实实在在的“病根”。
对症
“三步走”为“新能源”充电开一扇“门”
朝晖街道组织调查和讨论后,提出了一个设想:能不能通过安装公共充电桩,解决老小区新能源汽车充电难的问题?
要实现这一设想,首先需要摸清居民需求和客观条件。
在前期勘查摸排中,供电部门优先关注了电力容量符合条件且有实际加装充电桩需求的小区。最终,国网杭州供电公司拱墅供电分公司挑选出5个小区的11处地面停车区域,通过“量身定制”的方式,给出针对性公共充电方案。为此,朝晖街道与供电部门成立了联合专班,一方面第一时间收集居民和业委会的意见,另一方面在专业问题上快速决策。尤其是针对多数居民提出的用电安全顾虑,反复修改工程方案,找出让绝大多数居民认可的“最大公约数”。
“首批11个点位虽然分散较远,小区情况也各有不同,但共同点也不少。比如,充电点位都位于方便进出的位置,都与居民住宅楼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同时,我们会确保点位的电力储备充沛,地下线路的敷设路径都不会很长。”一位参与方案设计的电力工程师说,“如果说以前私拉乱接是飞线‘上天’,那么,规范的公共充电桩则能够实现安全‘落地’。”
6月28日,朝晖街道举办了“党建引领、三方治理暨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开工仪式”。7月5日,首个充电桩加装项目在朝晖三区正式动工。国网杭州供电公司拱墅供电分公司分管负责人杨宁介绍,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集中性走进老小区,对于他们来说是一项新挑战,“这在全杭州范围内也是第一个成功启动的样板工程。”
记者了解到,首批动工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共70个,具体配置为69个7千瓦立柱式单枪交流充电桩(即俗称的“慢充”),以及1个直流充电桩(即俗称的“快充”)。同时,所有充电点位上都会配备灭火器等设施,确保使用安全。
为了给加装充电桩提供更好的条件,各试点小区都将最好的停车位“挤”了出来。比如朝晖六区,2019年经过改造后,小区环境得以改善,并新辟了20余个公共车位。此次试点中,小区就从这批车位中选出了一部分加装充电桩。这些车位位于一片规整的方形停车场内,背靠朝晖中学光明巷校区,不远处还有一座小型变电站。正因如此,这里加装了此次试点中唯一的“快充”。大木桥社区党委书记戴丽美介绍,目前,朝晖二区、四区、六区实行的是相同的停车政策,统一道闸,先到先停,夜间停车虽然紧张,也尚在居民接受范围内。
当然,作为充电桩的使用者,车主们还关心充电费用问题。朝晖街道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充电桩服务费由街道出资补贴,补贴金额为0.3元/千瓦时。而根据浙江省发改委相关文件,装设在小区内部的低压公共充电桩用电价格执行居民合表电价,同样享受峰谷分时电价,具体价格为峰电价0.588元/千瓦时、谷电价0.308元/千瓦时。
居民小俞算了一笔账,按目前的补贴及电价,同样的用电量,在小区充电的费用是在外面充电站充电费用的五折左右。“从长远看,在小区充电能省下一笔不小的钱。”他说。
目前,朝晖街道首批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均已安装完毕,即将进入统一调试阶段。朝晖街道工作人员表示,调试会持续一周左右,预计到本月中旬,充电桩可正式投入使用。接下来,朝晖街道还将视情增加充电桩安装数量,使总数达到130个,分布于辖区内的11个小区。
追问
怎样通过管理做好这“桩”事的“后半篇文章”
“从最初的‘要不要装’,到如今的‘怎么装让大家满意’,这次试点创新性地提出了由供电部门负责设备支持、街道提供运营补贴、居民平价收费的惠民模式,我们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社区治理的新经验。同时,这也是关于老旧小区如何实现有机更新的一次探索。”朝晖街道党工委书记李骃说,“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做好‘后半篇文章’。”
对于充电桩实际使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各试点社区已在探索破题思路。
如何让车位流转的速度快起来,尽可能提高车位利用率?以朝晖三区为例,目前,在社区登记的该小区车辆有200余辆,包月车辆每月管理费为100元,此次加装充电桩的停车位为10个。“社区讨论决定,将10个充电桩进行区分,暂定8个为普通充电桩,2个为设有地磁感应的充电桩。”华联社区党委书记宋明剑介绍,8个普通充电桩可供包括临时车在内的所有新能源汽车使用,而2个设有地磁感应的充电桩专门留给在社区登记的车辆充电,“我们打算利用社区数字驾驶舱对这两个车位进行管理,充电结束后系统会发送短信至车主手机,若车主多次出现超时移车的情况,将被暂时取消使用专用车位的资格。当然,还有一些问题会在实际使用中逐渐显现,我们会和居民继续磨合,一起摸索出更好的解决模式来。”
对于街道试点的新举措,已有居民等着检验结果。“如果加装的充电桩用起来方便,我也会考虑把燃油车换成新能源汽车。”居民朱先生说。
今年,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设施建设首次被纳入浙江省的民生实事项目。这意味着,“在家门口就能充电”这一美好愿望,将逐渐在杭州落地。朝晖街道的试点,称得上是一次“摸着石头过河”。这次“过河”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原有问题?后续是否会有新问题出现?街道、社区会拿出怎样的解决方案?居民最终对于这项惠民工程的满意度又能达到几分?本报将继续关注。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