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笔,一腔爱,所到之处尽是墨香。十余年的写作生涯中,蒋兴刚一直活跃在诗歌、散文的创作舞台上,作品在浙江乃至全国文坛都有一定的影响力。见到蒋兴刚时,他刚刚跟随区政协赴嘉兴海宁、桐乡、湖州南浔三地调研归来,随后又马不停蹄参加了政协“云厅”宣讲和浦阳镇调研活动,行程满满。
今年,蒋兴刚成为第十五届萧山区政协委员。谈及履职感受,他坦言忙碌且充实,能在政协的平台上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作用,对他而言既是锻炼也是荣幸。
加入中国作协,成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入选浙江省作协新荷计划,蒋兴刚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完成了从怀揣文学梦想的青年到实力诗人的蜕变。这些年来,蒋兴刚先后在《诗刊》《星星》《青年文学》等文学刊物上发表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出版了《江南》《像岛一样生活》《时光的羽毛》《金家埭》等四部诗集,用文字书写时代,用作品反映社会风貌。同时,他还担任民盟萧山区文化支部副主委、萧山区作协理事、城厢街道作协主席等职务。尽管创作和日常工作已经占据了他大部分的时间,但他始终把政协委员的职责放在心里,对政协的每一次活动、每一项工作都十分重视,积极参与。
撰写提案是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重要途径,《关于推广戴村“映山红计划”,加快乡村振“新”的建议》是蒋兴刚在多次深入走访调研戴村镇大石盖村后,提交的第一份提案。他表示,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同时,建立起长效的美丽乡村经济,才能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的活力。他建议,总结戴村镇“映山红计划”在大石盖村的试点经验,在全区有条件的镇街进行推广,通过激活各地的特色优势资源,推动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变。
贺知章是蜀山街道极具辨识度的文化符号。蒋兴刚是土生土长的蜀山人,对于如何创新挖掘贺知章文化,讲好萧山故事,他深感责任在身。在今年5月举行的蜀山街道“民生议事堂”擦靓贺知章文化品牌专题协商会上,蒋兴刚作了以“确立贺知章文学地标”为主题的发言,建议从设立贺知章文化研究院、举办“贺知章文学奖”、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加大贺知章元素的体现、打造“贺知章朋友圈”等多方面做好产业发展、品牌宣传的文章。
“贺知章文化是萧山最大的文化IP之一,擦靓这个文化IP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我自始至终都有一种紧迫感。”在蒋兴刚看来,成为政协委员,就有了更多为推广贺知章文化建言献策的机会。“对我来讲,就是要秉持发现精神,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推动贺知章文化的挖掘和传承,这也是我今后履职的一个重要方向。”
这些年来,蒋兴刚还策划了很多与文学创作有关的文化活动,如组织“中国诗坛名家看萧山”活动,策划、举办萧山第一场大型诗歌音乐朗诵会,策划、出版萧山第一部现代诗集《萧然诗韵》等。作为文艺界别的政协委员,在参政议政的同时,蒋兴刚还积极发挥自身特长,为政协艺术团创作了《春天里的萧山》《萧山的桥》等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诗歌作品。
多建睿智之言,多献务实之策。蒋兴刚表示,自己会牢记委员职责,胸怀大局,不断提升履职本领,更加深入调查研究,积极主动履行职责,继续为萧山文化事业添砖加瓦。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