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伴随着人民政协和新中国的诞生而产生,是政协委员履职的重要方式,也是社会热点的集中反映。每一件优秀的提案,都凝聚着委员智慧,也成为党委政府听取民声民意、科学民主决策、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渠道。在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之际,为充分展示新时代萧山政协的新作为、新成效,“萧山政协”公众号推出“提案故事”专栏,精选一批有温度、有情怀的政协提案,为大家讲述提案背后的故事。
今天一起了解李琼霞和她的提案《关于进一步推进建设普惠性婴幼儿托育体系的建议》。
家有两到三岁的小小孩,如果没有长辈的帮扶,父母又是双职工,该怎么办?是选择雇佣保姆,还是选择价格较高的私立托班?这已成为很多家庭现实的烦恼。
关注到不少家庭对于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的呼声越来越高,在区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上,区政协委员、萧山中学副校长李琼霞向大会提交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建设普惠性婴幼儿托育体系的建议》的提案,建议我区尽快构建普惠性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如今,随着提案的办理推进,我区不少公办幼儿园已逐步增设了普惠性托位,这意味着我区的婴幼儿照护服务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关注民生所盼
作为教育界别的政协委员,同时也是一位二胎妈妈,李琼霞很早就开始关注婴幼儿托育照护领域。早在2022年的时候,她就曾提交过《关于进一步完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的建议》的提案,呼吁在全区积极推进婴幼儿托育照护服务站建设。
之所以连续两年撰写“一小”领域的提案,李琼霞坦言,养育成本的逐年攀升和婴幼儿无人照料的问题,已经逐渐成为阻碍生育的重要因素。“如果托育机构能像幼儿园一样,满足婴幼儿家长的托育服务需求,那将很大程度上解决不愿意生育的难题。”
为了写好这件提案,李琼霞开启了大量的走访和细致的调研。她利用工作之余,深入走访城区多家幼儿园和托育机构,详细了解公办幼儿园的教学资源和学位情况,通过与家长和老师的沟通交流,收集到了很多关于普惠性托育服务的呼声。
努力献计献策
有了前期的充分调研,对于如何撰写提案,李琼霞早已了然于心。在提案中,她提出要以公办幼儿园为主体、以街道村社为依托、以社会机构为补充,推进建设普惠性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
她建议,在相关部门的牵头下,鼓励有条件的公办幼儿园开设全日制托育服务,做到应开尽开。同时要配足幼儿园的师资力量,争取在两三年间达到50%的公办幼儿园开设托班并逐步推进。同时,提案还建议相关部门可参照“老年食堂”的运营模式,以政策优惠、经费补助等方式逐步培育社会托育机构,让其成为公办托育的有益补充。
“在撰写提案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上海和杭州主城区已经在逐步推行托幼一体化建设,这让我对于普惠托育的建言有了更加清晰的方向。”李琼霞这样说。
办理落地见效
李琼霞的提案提出后,得到了区卫健局的高度重视。为了更好地回应群众期盼,我区已制定《杭州市萧山区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幼有善育”专项实施方案(2023—2027年)》,全力推动“幼有善育”公共服务优享工作机制,进一步解决“养娃贵”的问题。
市民有期盼,政府有回应,部门有行动。如今随着托幼一体化建设的持续推进,从去年起我区就有公办幼儿园开设托班。在优先满足小班幼儿入园需求的基础上,支持有空余资源和学位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每个镇街都有1到3所公立幼儿园或普惠性幼儿园开设了托班。
今年,我区公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托育服务的面更广了,并且对托班的开设有了更具体明确的规定。根据相关政策,如果幼儿园托班报名人数在10人以内、无法独立开班的,则可开设小托混龄班。如今,全区有60%左右的幼儿园(包含公办、民办)开设托班或小托混龄班。
了解到自己的提案落地见效,李琼霞满是欣慰,她说:“托育服务,是民生大事,不仅关系着婴幼儿的健康成长,也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今后,我将继续聚焦群众关切,关注民生、倾听民声,把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份责任记在心里。”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