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名片
何文明,六届、七届、八届、九届富阳政协委员,农工党党员,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富阳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
履职故事
今年教师节前夕,杭州市首届星级学科带头人评选名单公布,富阳在杭州市13个区(县)中脱颖而出,获评三、四、五星级学科带头人137人,获评比例位居全市第一。成绩的取得,除了老师自身努力,无疑还和这些年来富阳实行的“三名工程”有着密切关系。何文明正是这一工程背后的积极推动者之一。
全力助推“三名工程”落地实施
十多年前,富阳教育正处于向美好教育迈进的重要时期,其中的关键就是如何提升富阳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如何打造适宜名师名校长成长的培育生态?
时任政协教育组组长的何文明认为,这需要及时发声和推动。为此,他推动教育、财政、人社等相关部门组成联合调研组,一起到已有成功经验的绍兴柯桥、宁波鄞州等地考察,还组织政协教育组相关成员调研和商讨,拟定符合富阳实际的名师名校长建设办法。
2011年富阳政协全会期间,何文明提交《建议市政府尽快出台<加强名师名校长工程建设的意见>》提案,得到了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2012年,《富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名师名校长工程建设的意见》文件出台。“文件采纳了我提案中的大量建议,如营造尊师重教的环境,改善和提高名师名校长的学习、生活、工作待遇,大力落实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等。”何文明回忆说。
为深入贯彻落实文件精神,作为教研中心主任的何文明又和教研中心教师发展部教研员一起,构建名师名校长培养课程,摸索培育路径与策略。“我们创造性地设计了领导联系制、双导师制、基地实习制、高校研修制等制度,对名师名校长开展针对性研修。”何文明介绍说。
2020年,何文明再次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三名工程”建设的建议》提案,在原有基础上新增“名校引育”策略,形成完整的“三名工程”体系。2022年,他又提出了《加强中小学学术型校长培育,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推进富阳教育高品质发展。
近年来,在以何文明为代表的政协教育组委员们的推动下,富阳已建构“新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富春名师—省级名师”五层次教师培养体系,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名师名校长培育之路。一大批优秀的富阳本土师资力量脱颖而出。其中,2016年至今,共有27名教师获评正高级教师;2018年至今,共有12名教师获评浙江省特级教师。
为富阳教育发展鼓与呼
作为连任四届的“老”委员和有着17年资历的教研中心主任,除了“三名工程”外,何文明每年都会以提案、大会发言、社情民意等多种形式,为富阳创建全省一流教育综合强区鼓与呼。
近年来,何文明撰写或主持调研课题《关于采取扎实措施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关于建立我市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议》等,有的被列为富阳政协年度重点提案,有的被评为年度优秀提案,多个意见、建议被有关部门采纳;他多次就《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促进我区教育可持续发展》《注重教育内涵发展,推进教育现代化》等作大会发言,为富阳基础教育发展建言献策;他还组织政协教育组委员们积极开展调研,撰写《关于深化富阳教育改革的若干建议》《关于富阳教育内涵发展的调研报告》等报告,为富阳教育事业发展探路。
如今,何文明虽然已不再担任政协委员和教研中心主任,但他依旧心系富阳教育发展,关注区域学术氛围营造、学术型校长培育、学校课程教学改革、新时期县区教研工作改革等内容,为富阳教育高质量发展继续贡献力量。
四秩慧语
悠悠民生最关情。40年来,富阳政协既着眼于富阳高质量发展等战略大事,又着力于群众民生要事,创新作为、履职尽责,积极助推改善民生,为富阳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积极贡献。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希望富阳政协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根群众沃土,充分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为富阳发展献计出力,为实现富阳高质量发展凝聚更多智慧、汇集更大力量。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