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民企和杭州是相互成全”“两个健康”构筑杭州民营企业之“家”
发布时间:2024-05-23   杭州日报

杭州企业“辐射”全球。

中策橡胶工厂生产线。

“非公有制经济要健康发展,前提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健康成长。”

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提出的“两个健康”,为杭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作为民营企业大市,杭州有着深厚的民营企业基础。去年9月全国工商联公布“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杭州共有42家企业上榜,再次名列全国城市第一、全省各地市第一,并已连续21年名列全国城市第一。去年杭州GDP总量突破两万亿,同样离不开民营企业的强大支撑。

“民企和杭州可以说是相互成全,为了让在杭的民企和民营企业家有‘家’的归属感,我们工商联责无旁贷。”杭州市工商联主席冯仁强说。

打造一个温馨的“家”

贴心关怀让企业的“枝蔓”伸得更长更远

在不久前落幕的一个海外轮胎与橡胶博览会上,中策橡胶携西湖、好运和朝阳三大品牌参展,吸引了众多行业内外人士的关注,更与合作伙伴建立了深厚的联系。

目前,中策橡胶正在全面布局四大海外分公司:泰国、美国、巴西、欧洲。翻开“出海”的日程表:泰国工厂早已投产,轮胎年产量达到2000万套;印尼工厂已经启动建设;墨西哥工厂即将开工……中策橡胶正在不断加速出海步伐。

“立足于当地市场,我们全球各区域分公司联动发力,积极探索国际市场,开发当地市场需求,开拓市场空间,将中国智造的高品质轮胎产品推向全球。”中策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沈昊昱说。

作为土生土长的杭州企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策在钱塘本土的“根”扎得深不深,决定了其出海步伐快不快。“我们中策所在的钱塘区工商联甚至是省、市工商联,在我们发展的关键阶段都及时送服务上门。特别是去年,‘浙商全球护航平台’和‘浙商海外驿站’这些平台,在我们海外工厂落地过程中,从当地政策咨询、提升合规性等诸多方面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规避了很多潜在风险,给了我们真真切切‘娘家’的感觉。”沈昊昱说。

走进位于钱塘区杭州医药港的钱塘民营企业之家,记者看到整面墙大小的世界地图上,密密麻麻布满了不同颜色的小圆点。钱塘区工商联党组书记沈建平向记者介绍:“蓝色的点代表浙商国际连线覆盖区域,红色的点代表浙商国际连线协调服务机制覆盖的区域,我们的目标是让全球的浙商、杭商都能随时在线联系、交流,解决问题。”

地瓜的藤蔓伸向四面八方,但根茎仍在这块土壤里,藤蔓是为了汲取更多的阳光、雨露,发挥更多的光合作用。“为了让‘地瓜’越长越大、越来越甜,我们钱塘区率先试点‘浙商全球护航’数字服务系统,进一步破除藩篱,让政府的‘有形之手’和市场的‘无形之手’更加高效协同。”沈建平告诉记者。

据介绍,“浙商全球护航”数字服务系统搭建了政策、服务、预警、互动、管理五大应用场景,通过“浙商在线”微信公众号、“浙里办”App等接口,横向联动浙江省市商务、海关等25个职能部门。

同时,纵向贯通省工商联组织体系,打通“政企”“企企”之间的政策、信息、数据壁垒,形成全球多元化合作、协调的集成服务体系,建立评估、预警、跟踪、评价的风险防范机制,形成问题“跟踪—解决”的工作闭环。

提供“一站式”问题解决平台

30个涉企部门通力合作为企业排忧解难

“没想到这么快!对我们的帮助非常大!”距离顾家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宏在会上反映问题不过十日,市环境卫生和生活固废处置保障中心的相关专家就进企业提供帮助,固废中心分类科的专业讲解让刘宏得以消除相关资源的信息盲区,也让困扰顾家家居以旧换新项目组许久的问题得以解决。

在4月份举行的民营经济发展联席会议一季度工作例会暨政企恳谈会上,刘宏将企业在推动“以旧换新”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摆上了台面”:家具行业缺少对使用寿命的标准界定、消费者家具换新意愿未被充分激发;收旧、存放、拆解、丢弃成本相对较高;杭州目前缺少专业的大件家具回收中心,企业自身处理的难度大。

在省政府印发《浙江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若干举措》的背景下,顾家家居面临的难题具有“共性”。针对这几个问题,市商务局、市城管局、市民政局、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在会上积极主动作出详细回应,并承诺将从会议室走进企业,持续推动解决问题——这种形式的恳谈会,只是杭州市民营企业反映问题“一单一会”闭环管理工作机制的一环。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邵双平 敖煜华 丁姿伊/文 记者 步恩撒/摄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