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下午,市政协召开“因地制宜推进城市更新”月度协商座谈会。市政协副主席许明参加。
会上,市政协城建委作主旨发言,12位政协委员和界别、区县政协代表紧扣议题,从不同角度建言献策。部分政协委员通过数字政协履职平台在线参与网络议政。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到会听取意见,市建委作互动回应。
滨江区政协副主席包晓东代表滨江区政协课题组作题为《破解长效治理难题 提升城市更新质量》的交流发言。
高新区(滨江)“微更新”片区建设情况及主要做法
(一)定则出规,全域覆盖,高效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
科学划片全域实施。全域共划分25个片区,今年已启动永久河、智造小镇、浦沿等最后7个片区“微更新”工作。
着眼需求精准施策。坚持合理规划,充分征求各街道、社区及区域内企业意见建议,确定更新内容。
改革创新申报试点。制定《城市“微更新”设计导则》,推进“微更新”实施标准化、可复制、可推广。去年,我区以“试点城市”层级申报并成功列入“浙江省城市更新省级试点名单”。
(二)只争朝夕,多措并举,全面提升街区微更新成效
靠前服务加快审批。将“微更新”项目作为重点项目,即审即办,特事特办。
高质高效迅速出新。统筹建设内容、建设周期、建设监管,快开工快建设快见效。
扮靓城市主题公园。梳理片区内边角用地,见缝插绿,打造街角游园,增设口袋公园。
(三)以人为本,聚焦成效,多元推进基础设施更新
立面更新提升街区环境品质。新建景墙和开展墙绘修复,如西兴古镇片区西兴路与古塘路交叉口景墙、文育公园、长河片区的围墙进行美化。优化消防疏散楼梯立面,实现立面延续性、完整性,如星光大道钢结构消防疏散楼梯进行美化。
科学治堵实现便捷通行。通过补齐路网、优化道路断面,改善交通功能,如春波片区春波路进行“二改三”改造。新增停车泊位,方便居民停车,如行政服务片区星光大道西侧光辉路上增设临时停车位。优化交通组织,打通断头路,完善路网体系,如时代大道东片区改造时代大道辅道。
最小干预完善管网设施。将片区内道路雨水篦子单篦改为双篦,提升雨水收集能力。实施积水点整治,解决道路积水问题。坚持最小干预理念,管道以非开挖修复为主。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新建人行道、园路铺设透水砖。
当前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针对存在的协同机制有待完善、风貌亮点不够鲜明、管养维护不够及时等问题,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协同机制,破解管养难题
一要明确权责边界。进一步明确区级部门、属地街道、养护单位和相关社区权责边界,破解城市管养中条块分割、协调困难和养护乏力、效率低下等难题。二要分解工作压力。统筹建立“一体化”养护队伍,梳理养护范围及要求,实现管养服务全方位、无盲区、高质量。三要创新管养模式。利用学校、社会组织、企业等资源,为“微更新”长效化治理提供思路和力量支持。
(二)进一步挖掘风貌亮点,彰显区域特色
一要坚持问需于民。广泛征集“微更新”片区环境秩序、公共设施、文化建设等方面意见,满足居民全生命周期和谐宜居需要。二要坚持问计于民。加强社会动员,充分调动居民、物业、辖区企业、市场主体等参与“微更新”共建行动,充分发挥党政群共商共治、社区协商驿站、居民议事厅等优势,针对设计方案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三要坚持因地制宜。以老旧小区有机更新、产业社区迭代创新、商业街区焕然一新、文化片区历久弥新等为重点,走出一条具有高新特质、滨江特色的“微更新”新路子。
(三)进一步推进城市提级,提升品质内涵
一要推进“微更新”全域覆盖。全力推进城市更新省级试点,加快实施智造小镇等7个片区微更新,实现全域覆盖。二要推动城市管养精细治理。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行动,放大亚运环境品质提升的经验成效,构建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治理体系。三要有效借助数字赋能。实施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强基行动,探索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规划建设管理协同治理路径,推动城市管养向智能化升级。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