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全省政协主席暑期读书会召开 马卫光作交流发言
发布时间:2024-08-28   杭州政协

8月26-27日,2024年全省政协主席暑期读书会暨市、县(市、区)政协工作经验交流会召开。今天上午举行大会交流发言,会上,杭州市政协主席马卫光介绍“创建新时代协商民主实践中心,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做法经验。

近年来,杭州市政协锚定专门协商机构新定位新使命,探索创建市政协新时代协商民主实践中心,着力打造展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政协协商议政资政建言的集成平台、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有效载体、扩大朋友圈画大同心圆的融合空间、培育协商文化感知协商民主的体验基地,“实践中心”做法入选“2023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今年以来,我们坚持边实践边探索边提升,在以下几个方面又有了新进展:

发挥实践中心主平台作用

推动政协协商更加深度互动

面向全体委员开设“名人名家讲座”。为加强委员理论学习、提高协商议政能力,探索建立市政协名人名家团,聘请施一公、许江、沙晓岚、罗卫东等专家学者作为特聘专家,围绕相关主题作专题讲座,全市两级政协委员和各界群众线上线下参加听讲,在拓宽委员视野、提高履职本领的同时,较好地发挥了名人名家引领带动界别群众的作用。

面向市民群众开设“橙柿·阳台协商会”。坚持每月一主题,先后聚焦西湖景区治堵、夜经济发展等主题,邀请市相关部门、市政协委员、专家代表、媒体代表、市民代表开展协商讨论,提出相关建议。

面向区县(市)政协深化“区县(市)政协活动周”。指导区县(市)政协在实践中心开展履职活动,展示践行协商民主经验做法和履职成果,同时精心选择议题开展市区联动协商,市有关部门和市政协委员共同参与,借智借力推动相关工作。半年来10个区县(市)政协举办活动100余场次。

推进实践中心分中心建设

推动市和区县(市)政协协商更加联动互促

建设垂直一体的协商平台体系。推进区县(市)政协分中心建设,探索“资源共享、阵地共用、议题共商、功能共建、品牌共创”模式,深入推进民生议事堂、委员工作室建设,深化拓展商圈楼宇型、产业园区型、专业街区型、“三新”群体型等平台载体,构建宽领域、多层次、常态化的协商平台体系。

创建多元一体的互动协商模式。推广“议题发布、协商组织、调查研究、协商议事、意见反馈、跟踪问效”“六步”协商工作法,协同各分中心组织政协委员、专家代表、基层群众围绕发展大事、治理难事、民生实事开展协商,积极开展面对面沟通协商、线上线下互动协商、场内场外联动协商。半年来,已建成启用的8个分中心共开展协商活动70余场次、各界群众参与5000余人次。

建立共享一体的互促协商制度机制。出台《关于深化提升政协协商平台建设的意见》,指导分中心和各类协商平台建设。将市政协委员全部编入镇街委员履职小组,组织委员参加分中心履职活动。探索建立杭州市政协应用型智库并向区县(市)政协开放,邀请智库成员参加分中心协商活动。

依托实践中心平台强化界别履职活动

推动界别协商联谊更加常态长效

定期组织界别学习。各界别组织委员到实践中心开展集体学习、读书沙龙、好书推荐等活动,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政协业务知识,了解省市重大决策部署,引导界别委员知情明政、提高履职本领。

深度开展界别协商。各界别在实践中心自主开展协商议政,组织界别委员、界别群众和党政部门在实践中心开展面对面协商。半年来,民革、科技、工商联等17个界别组先后围绕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共同富裕、医养结合等主题,开展界别协商等履职活动总计130余场次。

务实开展履职为民。各界别组充分利用实践中心平台,结合“六送”服务基层和群众活动,以公益讲座、现场义诊、专家咨询等方式,定期开展惠民服务活动。半年来,向基层群众送出物资价值约100余万元,受益群众1.2万人次。

搭建政协委员履职尽责舞台

推动委员主体作用更加充分发挥

深化开展委员轮值服务。深入开展“委员进中心、履职为人民”主题活动,每个工作日安排2名委员驻点值班,通过现场接待群众、接听群众电话等方式收集民情、服务群众。半年来,已有251人次委员开展轮值服务,共收集意见建议302条。

建立“住杭全国政协委员联络站”。邀请崔巍、丁列明、郑亚莉等7名全国政协委员首批入驻,充分发挥全国政协委员在协商议政、联系群众、创新创业的示范作用,引领带动委员更好地为国履职、为民尽责。

设立中共界别组委员工作室。在实践中心建立界别工作室,充分挖掘委员个人特长与界别优势,将专题履职与日常履职相结合,设立“委员信箱”,开展接待群众、民生恳谈等履职活动。

组织社会各界走进实践中心

推动协商民主更加广泛生动

深化联盟单位互动共建。加强与52家联盟单位的沟通联系,联盟单位依托实践中心积极开展情景教学、协商互动、惠民服务等活动,半年来开展活动91场。

开展“民主促民生”协商活动。把实践中心作为市政协年度民生实事项目选题征集点,采取网络征集、座谈交流、现场收集等方式,让更多市民群众参与进来。打造“杭网议事厅”线下民主民生恳谈平台,组织政协委员、市民群众围绕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建言献策。支持基层开展协商活动。周边街道、社区借助实践中心影响力,组织辖区居民、商铺业主、企业代表等,围绕老旧小区电梯加装、垃圾分类等开展协商。镇街政协委员履职小组组织基层群众到实践中心参观体验、开展协商。

深化“走进实践中心”主题活动。持续开展“百家协会进中心”“市民代表走进协商民主”“00后走进协商民主”等活动,通过现场参观、协商体验、模拟提案等方式,让市民群众感知协商民主的独特魅力,厚植协商民主群众基础,培育社会主义协商文化。

下一步,我们要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五届五次全会精神,按照本次会议的部署要求,坚持守正创新,积极探索实践,持续深入推进新时代协商民主实践中心建设,以新担当新作为推动杭州政协工作再上新台阶。

来源:杭州政协    作者:文 市政协研究室综合处 图 顾平、实践中心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