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义蓬街道义隆社区协商驿站共议公益食堂可持续发展,探索多元养老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06-30   钱塘政协

“资金压力难以为继、志愿者队伍青黄不接、社会认知存在偏差、专业运营力量不足……”这些萦绕在蔬心素食馆负责人心头的难题,成为了义蓬街道义隆社区协商驿站聚焦解决的“民生关切”。近日,一场主题为“聚焦‘蔬心素食馆公益助老服务’,构建多元供给养老新机制”的协商议事会在义隆社区协商驿站举行。区政协委员李敏、俞常恩、朱振宇、蔡文萍,义隆社区“两委”成员及工作人员代表,以及蔬心素食馆负责人及运营团队齐聚一堂,共同为这家扎根社区近五载的公益食堂把脉问诊、出谋划策。

会议伊始,在蔬心素食馆发起人的带领下,与会委员和社区代表们实地调研走访了蔬心素食馆。负责人详细介绍了自2019年9月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蔬心,一个由爱心企业家和社会人士共同发起,以餐饮形式践行公益、服务社区空巢老人、困难群体、环卫工人等人群的“无交易、互助式公益食堂”。近六年来,素食馆已开放2000多天,日均服务128名食客,累计提供免费爱心午餐超26万份,每一笔捐赠都阳光透明、记录在册。

参观中,负责人不仅展示了其日常运营流程,更着重介绍了其“分享冰箱”创新理念。他观察到不少独居、高龄老人存在食物存储不当、变质浪费甚至引发健康问题的情况,倡导居民将富余安全的食物带来共享,既促进健康饮食,又减少浪费。同时,他说蔬心素食馆的服务对象早已超越单一老年群体,覆盖全职宝妈、外来务工人员、外卖小哥等多元人群,菜品口味也在力求满足不同需求。

在随后的交流研讨环节,与会人员直面蔬心素食馆当前面临的突出挑战,如资金压力沉重、资源依赖性强、社会认知与参与不足等。

针对这些痛点难点,与会政协委员纷纷结合自身专业领域和资源优势,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金点子”:

区政协委员李敏建议蔬心负责人借助统战组织平台优势,整合更广泛的社会资源;推动区内企业对“统战之家”的爱心捐赠,定向用于支持蔬心的运营成本;联合区团委、统战部门,发动港澳台大学生支援服务队,建立每周固定时段向蔬心提供志愿服务的机制,补充稳定志愿力量。

区政协委员俞常恩建议畅通“社区互助”渠道,提议由社区物业协助在居民小区设置“爱心食材捐赠箱”,方便居民就近捐赠富余安全食材,同时蔬心可定向为小区内有需要的人群(如孤寡、高龄老人)提供免费午餐,形成“捐赠-服务”的社区内循环互惠模式;优化“隐形捐赠”体验,在素食馆内设置更便捷、更具隐私性的“爱心码”或“奉献箱”,方便食客或访客随时随心意进行小额捐助;探索“企业合作”模式,与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合作,为企业员工提供健康减脂素食午餐定制或团队聚餐服务,企业则承诺向蔬心提供稳定物资支持或资金捐助。

区政协委员朱振宇建议链接“生鲜供应链”,积极对接大型农贸市场或超市,建立长期合作机制。由合作方定期向蔬心素食馆供应那些品相虽一般、但绝对新鲜安全的“卖相不佳”蔬菜、水果等,既能保障蔬心食材的稳定性和新鲜度,又能有效减少合作方的损耗,实现双赢。

区政协委员蔡文萍建议社区梳理辖区内存量公有住房、居委会闲置办公用房及改造后腾退空间等,优先定向提供给蔬心素食馆等公益机构使用,通过免租或低租形式,直接降低运营成本压力。

“委员们的建议精准务实,为我们打开了思路,注入了信心!”义隆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蔬心素食馆是社区宝贵的公益资产,是‘民有所需,我有所为’的生动实践。今天的协商,正是政协智慧与力量下沉基层、服务民生的具体体现。”

下一步,义蓬街道义隆社区将以协商驿站为重要平台和纽带,认真梳理、吸纳委员们的宝贵建议:强化资源整合,积极协助蔬心对接统战、团委、企业等资源,探索点对点扶持、志愿者定向输送、企业合作等多元支持模式;深化社区互动,推动“分享冰箱”理念进小区,落实捐赠点设置,促进社区内部食物共享与公益服务良性循环;拓展合作网络,助力蔬心与农贸市场、超市建立稳定供应关系,保障食材来源;加大理念宣传,广泛传播其“无差别服务所有有需者”的公益价值,提升社会认知度和参与度。

来源:钱塘政协    作者:义蓬街道政协委员履职小组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