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市集蜕变 映射“生活品质之城”
发布时间:2025-11-10   杭州日报

日前,“2025杭州生活品质总点评”组织专家、学者到杭州市西湖区灵隐街道东山弄市集开展调研,大家一致认为,这个调研点选得好,东山弄市集恰是杭州作为“生活品质之城”的一张生动写照。

就在上个月底,第七届中美友城大会在杭州举行。大会开幕的前一天,与会外籍嘉宾到访东山弄市集,感受杭州这座城市的烟火气。辛辛那提—柳州姐妹城市委员会主席约瑟夫·哈姆里克在参观时,偶遇一位前来买菜的本地居民。虽语言不通,但年龄相仿的两人“心有灵犀”,打起了招呼。约瑟夫笑道:“我们的市集不是每天都开张,也不像这里的菜市场那么现代化,但大家的热情、友好,如出一辙。”参观结束前,辛辛那提—柳州姐妹城市委员会执行委员莉萨·哈姆里克将新买的糖画送给一位路过的老人家。莉萨说:“她一直笑眯眯地看我们,我希望这幅糖画,能让她更快乐。”莉萨一定在这位老人笑眯眯的表情里,看到了杭州人的幸福、友好、善良及自信,从东山弄市集这个窗口感受杭州这座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全貌。

杭州,早在2007年就确定了将“生活品质之城”作为自己的城市品牌。这一品牌并非空洞的口号,而是从人们日常的、根本的需求角度来审视城市发展,它体现了“以人为本、以民为先” 的发展理念。东山弄市集的蜕变,是杭州构建“生活品质之城”的一个微观缩影。

这里,曾是西湖边一个普通的农贸市场,历经改造后,这里依然是一个农贸市场,但已不再“普通”——曾经传统的菜场空间如今注入了宋韵美学设计,年轻人喜爱的咖啡烘焙与文化沙龙也融入其中,让市井烟火与文艺气息交织相融。在东山弄市集,买菜不仅是买菜,逛市集也不只是逛市集,而成为一种连接传统与现代、生活与艺术的独特体验。

杭州对“生活品质之城”的构建,远不止于东山弄市集。沿外东山弄步行不过百米,穿过曙光路婆娑的树影,就到达了“阅见西湖”。这个由原西湖区文化馆改造而成的诗意空间,集图书文创、艺术展览、名家讲座、互动市集、咖啡美食等于一体,成为市民游客可阅读、可休憩、可交流的城市文化会客厅。

在吴山脚下,二十三坊巷更新将老旧小区改造与街巷提升相结合,在破解群众居住痛点的同时,以“修旧如旧”的精细手笔让每条街巷化身“可阅读的博物馆”。焕新后的晓霞弄,晾衣架化身云头纹艺术装置,墙面的古诗石刻诉说百年故事,展现出兼具生活温度与历史厚度的“杭州韵味”。

杭州对“生活品质之城”的追求,体现了一种城市发展价值的回归——从追求经济增长转向关注人的真实幸福感。在这种理念下,城市更新不再是简单的硬件提升,而是成为传承文化根脉、塑造文化认同、传递人文关怀的温情载体。东山弄市集的蜕变就像一扇窗口,映照出杭州“生活品质之城”的建设,不是高高在上的宏大叙事,而是融入街巷烟火、浸润日常生活的细腻实践。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翟春阳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