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以创新活力领跑
发布时间:2025-11-11   杭州日报

十年磨一剑。当零跑科技从新能源汽车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以“全域自研”的技术底气跻身行业第一梯队,创始人朱江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感慨:“零跑总部在杭州,政府一直很支持。”朴素话语,不仅道出企业成长的心路,更是对杭州包容友善创新环境的高度赞誉(见本报11月3日头版《零跑科技创始人朱江明:创新,破风领跑》)。零跑的崛起,是杭州以数字化改革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打造“无事不扰、有求必应”营商环境的生动缩影,映照出这座创新活力之城的深厚底蕴与广阔前景。

与其追问“零跑何以成功”,不如思考“杭州何以孕育‘领跑’”。答案,正源于这座城市澎湃不息的创新活力。

“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不只是一句口号,更是杭州营商环境的核心表达。从政策扶持到服务保障,从资源对接到生态构建,杭州始终以企业为中心、以创新者为根本,构建起全链条、全周期的创新创业支持体系。“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持续擦亮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这既是城市的服务承诺,也是一种发展哲学。正如“3个15%”政策所体现的:市财政科技投入年均增长15%以上、市本级每年新增财力15%以上用于科技投入、现有产业政策资金15%集中投向新质生产力。杭州给予企业的,不仅是关键时刻的“输血”,更是“包容十年不鸣、静待一鸣惊人”的战略定力。

今年以来,以宇树科技、深度求索等为代表的“杭州六小龙”火爆出圈,引发海内外关注。从《黑神话:悟空》横空出世,到DeepSeek震撼全球,中国乃至世界的目光一次次投向杭州。人们在惊叹中发问:为什么又是杭州?向杭州学什么?事实上,杭州的创新图景远不止体现在阿里、网易等“老牌劲旅”上。从东方通信,到恒生电子、信雅达,再到海康威视、大华股份、零跑,杭州在每一轮产业变革中,都涌现出代表性企业。这并非偶然。坚实的产业基础、完善的供应链体系、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杭商精神、完整的数字产业生态……共同构成了杭州创新活力的沃土。

归根结底,这一切源于一座城市对“创新”的深刻理解与持续投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展望“十五五”,“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创新活力之城”必将成为杭州发展的主旋律之一,也是实现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目标的责任担当。

作为创新活力之城,杭州使命在肩,路在脚下。要让创新活力持续迸发,必须放大制度优势,打造创新创业的“黑土地”。要持续推动制度创新,优化政策供给,提升服务效能,为每一颗创新的种子提供最适宜的土壤。创新之道,唯在得人。要不断完善全球引才网络,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发展环境,让杭州成为天下英才的追梦之城、圆梦之地。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与工匠精神,营造鼓励探索、激励成功的社会氛围,让创新的勇气与智慧真正融入城市血脉,成为驱动发展的内在基因。

以创新活力领跑,是对杭州深厚历史的致敬,更是城市能级提升的战略选择。在回应时代之问的征程中,以创新为笔,以活力为墨,续写名城华章——期待这片融合山水灵性与科技动能的热土,有更多“零跑”破土而出。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评论员 涂建敏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