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友好”之心促生“接力”之举
发布时间:2025-11-12   杭州日报

外卖也能接力送了。最近,上城区望江街道一座写字楼推出了“骑手友好接力送”试点服务:工作日中午送餐高峰期,外卖员送餐到楼下后,只需支付1元钱,就有人专门帮忙把餐食送上楼,外卖员不用再担心“堵电梯”以致超时。

这一新模式让人眼前一亮。午休、用餐高峰期,上下电梯人流密集,如受访小哥所说,“几乎每一层都会停,高层写字楼一趟下来多的要花十几分钟,一不小心就超时了。”同样,消费者等得也着急,易产生不好情绪甚至投诉,外卖员的收入也因此可能受到影响。“骑手友好接力送”精准解决了这一难题——外卖员负责送餐到楼下,接力员更熟悉楼内环境,哪一部电梯中午人相对少、哪里有楼梯直接爬楼更快,这也算是充分发挥了各自优势。外卖员用1元钱“买了”十几分钟用来跑更多单,接力员获得了相应收入,消费者或许也能更早几分钟拿到热乎的餐食,这是件“双赢”甚至“三赢”的好事。

效率极大地影响着经济发展。“骑手友好接力送”模式把原有的流程细化拆分,然后分段履约,提高了配送效率。效率提升,说到底是资源的优化配置。它让劳动者的劳动更有价值,传递出了民生的温度。

任何一种新业态、新模式,都需要制度的规范。事实上,此前一些地方也有过“跑楼人”,但因为缺乏有效监管,各方责任不清极易引发纠纷,消费者拿到了错误的有质量问题的外卖,面对的却是各方扯皮。现在,由上城区望江街道办事处联合相关单位,专门建立“骑手友好接力送”试点,让监管更规范,也让“投诉有门”。明确了制度,确定了各方的职责边界,才能推动这一新模式规范化发展。

去年末,杭州首次把“全力建设‘小哥友好城市’”写入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报告中,从这个角度来说,“骑手友好接力送”的意义更是对建设“小哥友好城市”的细化落实,回答好了一道社会治理的课题。通过这一制度探索,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坚持以人为本,勇于创新,就能在发展过程中体现更多的温度。这也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精细化的应有之义。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评论员 王俊勇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