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夏至,冬病现在开始预防
2016年06月21日 07:46:40 星期二

    中医建议这些膳食:黄芪炖汤,荷叶煮粥,大麦泡茶

    每年6月21日、22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90度时为夏至。

    这一天,是北半球日照最长的一天,万物繁荣到极致,阳气也到了最盛的时候,接着就要迎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了,想想都紧张。

    但是在古代,古人对夏至的描述却充满诗意。《礼记》是这么写的:“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是不是很美?

    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这两个节气都是阴阳转换的节点。夏至时可以借旺盛的阳气帮扶身体,冬病夏治。本期节气养生,浙江省中医院中内科主任医师金涛,讲讲夏至之后,生活起居要注意些啥。

    候:

    用午休弥补夜晚睡眠

    这一周,杭州大概会瞬间进入类似“盛夏”的状态。

    中央气象台说,随着降雨停歇,江南、华南地区炎热将进一步升级,南方地区将迎来今年以来最大范围、同时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高温天,35℃以上的高温天得持续10天以上。

    这还不够!气象台还提醒南方小伙伴,你们那些地方,由于湿度大,体感温度会到达40~45℃!紧张了吗?这时候,多希望天气预报不准啊。

    中医认为,暑热伤于心,心主神志,所以天一热,就容易烦躁,心神不宁。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高温天,气象条件对人体下丘脑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会明显增强,人容易情绪失控,发生“情绪中暑”。

    怎么预防情绪中暑?除了调整心态之外,日常起居的这些细节也不要忽略。

    金医生说,睡眠不好、疲劳,容易让人产生烦躁等负面情绪,所以好心情,离不开好睡眠。夏天昼短夜长,很多人的活动时间也自然延长了,晚睡早起,睡眠时间难以保证。所以,最好能利用午休,弥补夜晚睡眠不足。

    饮食上,吃清淡的果蔬,及时补充水分。“冬至饺子夏至面”,在北方,很多地方有夏至吃面的习俗,夏至新麦登场,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在里头。

    小麦味甘、性凉、入心、脾、肾经,《本草拾遗》中记载:小麦面,补虚,实人肤体,厚肠胃,强气力。从养生的角度看,夏至吃面,还是养心的呢。

    古时,夏至是个重要节日,宋代时朝廷给百官放假三天,让他们回家休息。如今虽没有假期,希望大家也要注意,不要太累,不要太作,该睡就睡,吃清淡些,安然度过夏至。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丁颍鹃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