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夏至,冬病现在开始预防
2016年06月21日 07:46:40 星期二

    疗:

    阳盛阴虚的人要慎重

    这些天,各大医院的冬病夏治预约,已经忙碌起来。这些年,贴敷贴的人越来越多,不少人似乎是抱着“有病治病,没病强身”的想法去的。

    现在网络购物很发达,连穴位贴敷的材料都能网购得到,金医生提醒大家,冬病夏治,应该根据病症和寒热虚实等性质,结合患者个体体质进行,可别自作主张;那些阳盛阴虚的人,可能并不适合贴敷贴,也别盲目跟风。

    他解释说,冬病夏治的原理,是激发身体阳气来治病,如果已经因为体内阳气太盛,口干眼干得厉害,再去升阳,岂不是火上浇油。

    中医认为,冬病的形成,多以寒邪侵入为外因,患者阳气不足为内因。三伏天,阳气旺盛,阴寒之气消减,此时如果能顺应节气,温阳补益,可以起到温经散寒,扶正补虚的作用,使人阳气充沛,经络气血通畅,虚寒体质得到纠正,达到预防疾病发作的目的。

    夏治的病,效果最理想的是呼吸系统疾病,另外,皮肤病、耳鼻喉病、妇科病都可以应用,治疗的手法,除了敷贴,还有针刺、艾灸、穴位注射、夏季膏方……五花八门。

    她碰到过一个女孩子,因为痛经、贫血、失眠来就诊。这个女孩子,一个月只有四五天不来例假,所以血色素很低,第一次就诊时查出来只有4g多,脸色微黄,20岁女大学生的青春气息,在她脸上一点看不到。

    女孩子是典型的气血两虚,金医生为她开了益肾补血的膏方,帮她调理气血,养血安神。最后一次复查,血色素恢复到12g,已经在正常范围,最明显的是,气色好了,人也变漂亮了。

    冬病夏治效果怎么样,除了医生辩证,自己的配合也很要紧,比如治疗期间,饮食要清淡,辛燥伤阴,要慎用;寒凉食物,容易导致中阳受损,脾胃虚弱,也要少吃。认真听医生的嘱咐,别贴了膏药,吃了膏方,其他什么都不管了。

    食:

    来碗荷叶粥消暑利湿

    夏天天气炎热,很多人容易食欲不振,过了一个夏天,人瘦下一大圈。金医生给大家推荐几款夏天的茶饮和药膳,帮助大家改善暑天可能出现的不适。

    有些地方,夏至有吃黄芪炖鸡的习惯。黄芪,是金医生很推荐的一味药,是物美价廉的补气良药。《本草求真》中,黄芪被推崇为“补气诸药之最”。黄芪补中气,相对温和,效果却很突出。

    “一夏无病三分虚”,他觉得,那些气短气虚,神疲乏力、大便溏稀、经常出虚汗的人,炖鸡汤的时候,可以放些黄芪,也可以用黄芪泡水,或者煮粥,补而不烈,循序渐进。

    夏天胃口不佳,还可以煮荷叶粥。荷叶有清暑利湿的功效,在临床上可用于暑热烦渴;脾虚少食等,用荷叶熬粥,再加些茯苓,消热解暑的同时,健脾利湿。

    到了夏天,不少餐馆都会提供酸梅汤、大麦茶,金医生说这两种茶饮也非常适合夏天。自己在家做酸梅汤,可以加些甘草、山楂,生津止渴,也可以促进消化;大麦,中医认为它味甘性凉,有消暑除热,益气调中、宽胸下气的功效,炒制后的大麦,味甘微苦性平或偏温,有健脾开胃,消食化滞的功效。夏天喝大麦茶,对改善因为天气炎热导致的食欲不振、困倦乏力有一定帮助。

    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有一个经典名方:甘麦大枣汤,对缓解炎炎夏日带来的烦躁、焦虑,也有帮助。这个方子,用到了甘草、小麦和大枣,三味药都是药食同源,性质平和,甘润平补,有养心调肝,和中安神的作用,可以煮汤喝,也可以熬粥。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丁颍鹃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