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00人次,浙大儿院日门诊量创今年新高
2016年11月02日 10:14:12 星期三

以呼吸道感染、秋季腹泻、哮喘等患者为主

本周一,浙大儿院的日门诊量是9400人次,创下了今年日门诊量的新高。怎么会有这么多小病人?和季节交替有关,呼吸道感染、秋季腹泻、哮喘复发,还夹杂着一些流感,主要是这几大类病人。

流感病人没有去年多

俊俊今年5岁。前几天,一大早起来他又发烧了,奶奶给他吃了点家中的常备药,但好像没啥效果。到了下午,体温已经将近40℃,赶紧给他爸爸打电话,让他从公司回来带小孩去医院。

“别看他长得壮壮的,但经常感冒、发烧,好像每次感冒流行期,他都躲不过。”爸爸俞先生说。

到医院一看,扁桃体红肿得蛮厉害的,医生开了药。第二天,烧还是没退下来。不放心啊,俞先生索性请了三天假,在家陪着孩子。

“我们医院,本周一的病人量创下今年新高了,达9400人次。”浙大儿院门诊办公室汪天林主任介绍,因为季节交替,病人主要集中在这么几类: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年龄在2-6岁之间;秋季腹泻的病人,很多也会有呼吸道症状,先吐后泄,大便性状和水一样;本身有哮喘的病人,呼吸道感染下会引起哮喘复发。

去年流感比较多,多的时候可占流感送检标本的50%-60%。今年,普通感冒比较多,送检标本中只有15%是流感。

从预防来讲,小孩子和家长都要做到:勤洗手,室内多通风,少去人多拥挤的地方。

不需要一生病就带去医院

有些家长见孩子病蔫蔫了,也不愿意带去医院,有的家长则孩子咳嗽两下,就马上去医院了。从医生的角度来看,到底如何把握去不去医院的度呢?

主要还是要看孩子的精神和胃口,不是说一有病症就一定要去。小孩子是不会装病的,如果精神状态好,就是有点体温、喷嚏、鼻涕等,往往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可以吃点对症治疗的药,在家观察一下。如果两三天后,体温不退,精神状态变差了,那就要去医院。

有些家长很急,上午带孩子去医院看过了,下午又去,晚上还去。其实,病情没有特殊的变化,没必要多次跑医院。当然,如果有变化,得再次到医院看。

疾病已经确诊明确,处于恢复期的,也不用急着来医院。例如,确诊为肺炎,输了液,医生开了口服药,烧也退了,在家一天一天好转。有的家长就不放心,要带孩子来医院继续复查,抵抗力差的就容易发生交叉感染。

还有一些像哮喘、鼻炎等和孩子自身的免疫能力有关的病,家长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健康情况,把握就医的度,太频繁地上医院,反而不利于孩子健康,容易院内交叉感染,让孩子更加疲劳。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 者 余 敏 通讯员 王雪飞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