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杭州一婚姻登记处“上新” 心理咨询师变身情感博主 为大学生量身打造“情感第一课”
发布时间:2023-04-25   杭州日报

杭州日报讯 “老师,假如自己觉得在一段感情中付出了很多,但是对方却说没有感受到,这样的关系还应该继续维持吗?”尽管已经有近百场情感咨询经验,胡蓉还是对这个问题有些意外。

坐在她面前的,是一名18岁的大学生。

“虽说现在结婚的人年龄越来越大,但如今预约情感咨询的人年纪却越来越小,这是值得大家关注的一个社会话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浙江省婚姻家庭协会辅导老师胡蓉感慨。

以上这一幕,日前发生在钱塘区社会发展局举办的一场活动中:当天恰逢钱塘区婚姻登记处新址启用,现场还请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20余位来自区内的在校大学生。

婚姻登记处,这个听起来和大学生似乎还比较“遥远”的部门,为啥把目光投向了这个年轻群体?

婚姻登记处服务缘何“下沉”大学生群体

“很多人会觉得婚姻登记处的功能就是办结婚、离婚,其实它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引导健康的社会风尚,促进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大学生尽管已是成年人,但心理还不够成熟,对他们开展情感辅导很有必要。”钱塘区社会发展局相关负责人给出了答案。

大学生的情感问题,素来被学校所重视,比如浙江传媒学院和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就都曾开设过“恋爱成长团体辅导课”。而放眼钱塘,14所高校、20余万大学生,这个数字已超过全区常住人口的1/4。作为全市最年轻的行政区,如何以当代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来引导他们树立健康的情感观,钱塘也动了一番脑筋。

比如,请大学生来深入研究传统婚俗,用自己的设计理念重新“包装”婚俗文化,如今钱塘婚姻登记处里的沙地婚俗文化馆,正是出自浙江传媒学院同学的手笔。一系列造型精致、栩栩如生的婚俗人偶,总是能在参观者进门的刹那就吸引住他们的目光。

如何为大学生引入“专业”情感辅导

大学生走进婚姻登记处,自然也会聊起年轻人感兴趣的话题。

当天分别参观完中、西式颁证厅后,大家就围坐在胡蓉身边,师生之间围绕着“容貌焦虑”“不婚主义”等热点话题展开了一场内涵丰富的对话。

“老师,我每次出门之前都要照好久的镜子,穿裙子的时候会觉得自己腿不够长,这该怎么办?”“老师,我觉得一辈子单身,只谈恋爱不结婚,这样不是也挺好的吗?”

对此,胡蓉一一给予答复。

“现在大家都很喜欢‘追剧’,看到电视剧里的明星个个都那么帅、那么美,所以会产生‘容貌焦虑’,那么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想的,要把关注的目光从别人身上收回,放到自己身上。别人是别人,自己是自己,只有坦然地接受自己,才会发现自己身上更多的别人不具备的优点……”

而关于“不婚主义”,胡蓉则以反问作答:“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只有一次,在这短暂的人生里,我个人是希望有更多体验,如果到了老的时候,你只有做女儿的体验,没有‘为人妻’‘为人母’的体验,那会不会有一点遗憾呢?”

横跨情感观、人生观的讨论仍在继续,两代人思想的碰撞也不时有火花擦出。“之前自己对外貌也有一些焦虑,还想过要不要瞒着家里人去做微整形。听了老师的话,我产生了很大触动,今后会慢慢学着接受自己。”一位大一女同学表示。

接下来,钱塘区婚姻登记处还将深化与浙江传媒学院等辖区高校的合作,围绕婚俗文化挖掘、文明婚俗倡导开展更多课题研究,同时定期为高校学生开设“青春有爱”大学生恋爱主题讲座,推动传递健康向上的正面价值观。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史俊杰 钱塘微融圈 夏舒慧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