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地形地势较低区域怎么防止洪涝灾害?杭州出台“竖向专项规划”
发布时间:2024-03-01   都市快报

竖向优化示意图 制图 高薇

《杭州市竖向专项规划(2022-2035年)》近日获批,旨在严守防洪排涝安全底线,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这一专项规划获批后,相关成果将纳入杭州市国土空间规划空间智治“一张图”,实现对规划从编制到实施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城市的竖向规划并不是单一尺度的,它需要多部门协调配合,要有系统性、长远性,要兼顾生态、系统、经济、可实施。接下来,我们将统筹谋划、因地制宜,积极推进竖向专项规划落地实施,为杭州建设宜居城市贡献力量。”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说。

什么是竖向专项规划?

这是指在城市开发建设地区(地段),综合道路交通、地面排水、建筑布置和城市景观等要求,对自然地形进行垂直方向上的改造和利用,以确定坡度、控制高程和平衡土方等内容的规划设计。

杭州拟从竖向角度,将城市用地空间进行分类,按照不同的类型进行规划管控,同时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综合考虑防洪排涝、海绵城市、道路交通、市政设施等因素,着力构建“多元统筹、系统安全、分类施策、管控有度”的竖向系统。

杭州的竖向专项规划,范围为整个杭州市域,规划重点为十个城区。编制这一规划背景是为了衔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提升超大城市的安全韧性,以满足防洪排涝安全底线为目标,提高竖向精细化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全市竖向规划体系。

怎样对杭州进行竖向管控?

杭州境内有着多样的地形地貌,不同区域地势高低也不一样,比如位于西湖东岸的杭州老城区,比周边区域的地形地势要高,内涝灾害较少,而城西、城北的部分区域地形地势相对较低,过去比较容易发生内涝灾害。

因此,杭州将进行竖向分区管控,结合国土空间格局、地形地貌、洪涝灾害特征、行政区域等因素,将杭州市域划分成21片一级竖向分区。如上游为丘陵,下游地势平坦的之江片;丘陵山区为主,地势变化较大的余杭苕溪片等。

在竖向一级分区的基础上,按重要道路、重要河流、山脊线、行政边界、排水方向、水位标准等影响因素,进一步划分为197个竖向二级分区。

同时,根据不同空间管控重点的差异,从竖向角度将用地空间分为引导型、优化型和管控型三大类。引导型包括生态和农业区域,优化型指的是建成区域,管控型指的是新建区域。

地形地势较低区域怎样排除洪涝灾害风险?

杭州部分区域的地形地势较低,其中有不少是城市建成区。

这些区域大多是优化型用地,分为达标区和竖向低区,其中竖向低区是指现状竖向尚未达到规划基准标高的区域,存在一定的内涝风险。如拱墅区朝晖街道、拱宸桥街道的部分区域,西湖区的三墩老镇区块、留下区块等地,都被划为竖向低区。

竖向低区怎么优化?

以拱墅区朝晖街道、拱宸桥街道的竖向低区为例,由于区域内有大量老旧小区,地坪难以抬升,竖向规划建议,下一步结合内涝风险评估采用相应工程措施。

备受市民关注的留下区块,同样建有大量住宅,地坪难以提升。规划建议提高新建雨水管渠的标准,扩大雨水管管径,沿道路两侧设置排水管涵,增设雨水篦,对现状不满足规范要求的雨水篦进行改造,集合增设雨水口、实施河道及山西综合整治,提高排水能力。

引导型用地包括生态和农业区域。如北湖滞洪区、西溪湿地和全市范围的耕地、园地等,这些区域需结合生态修复、农田整治需求及现状地貌,进行特征识别和整体保护。

管控型用地指的是新建区域。如杭州西站及周边待开发区域,竖向规划从保障安全、经济适用的角度出发,明确了这类空间的竖向控制相关指标、原则,对该区域开发建设活动进行进一步细化控制,从规划源头夯实城市安全韧性。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黄煜轩 通讯员 蔡丽悦    编辑:李佳萌